鵲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施粥,明朝的現代化改造,鵲喜,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聽到官府施粥的訊息,城內百姓從晚上就開始往東嶽廟彙集,生怕去的遲了領不到粥。

事實上他們想得也沒錯,這次施粥用的米麥是李光壂費了好一番口舌,才從城內富戶那裡討來的。

除了餘誠提供的二十石糧,李光壂自己出了十五石,加上其他富戶總共籌集了八十多石糧食。這些糧食還沒運到東嶽廟,就被官府先分走了四十石。

李光壂非常氣憤,去找黃澎鬧了一場,卻沒有半點用處。

餘誠知道後,也只剩幾聲冷笑。四十石糧對滿城饑民猶如杯水車薪,他心下不落忍,又讓劉二牛偷偷送過去了些糧食,能多活幾個人就多活幾個人吧。

劉二牛帶著四個餘府護衛也在東嶽廟,既是幫廚,也是監督糧食有沒有被哪個不長眼的昧掉。

在粥棚外,還有付應平帶著的二十個社兵負責維持現場秩序,免得發生踩踏。

李光壂也早早來到粥棚,看到等待領粥的百姓在東嶽廟前排著四列隊伍,隊伍之間用繩子隔開。隊伍兩側是預留好的通道,供領到粥的百姓順利離開。付應平帶的社兵人手一根竹條,若是見到有人插隊,立刻便是竹條招呼。

李光壂看得連連點頭,讚歎道:“餘社長果然是奇才,便是府中下人也都調教的如此能幹。”

一同來的張堅眼底閃過一絲恨意,並不搭話,只是看著劉二牛和付應平等一眾人若有所思。

早上七點多,隨著太陽昇起,第一批粥也已經熬好,東嶽廟前等待著的百姓聞到香氣,人頭頓時開始騷動起來。

幫工將熬好的粥抬出來,倒進大桶裡,然後返回接著熬煮下一鍋。東嶽廟內一共六口大鍋,但廟外等著的百姓不下萬人,今天這鍋是一刻也停歇不了了。

李光壂瞄了眼熬好的粥,稠得能插住筷子,便問劉二牛道:“這粥會不會太費糧食了,那些米怕是支撐不了幾天吧?”

劉二牛道:“我們東家說了,粥熬的稠一些,百姓們拿回家再添些水,也能和不能來的家人分一些。”

李光壂看著領到粥的百姓有迫不及待就開始吃的,但大多數人還是將粥捂在懷裡急匆匆往外走,不由嘆口氣,知道餘誠所說是真。

李光壂在廟外待了一會兒,見現場井井有條,便滿意的離開了,只剩張堅執拗的還留在廟裡,監視看是否有人中飽私囊。

第一批粥很快施完,在後邊沒有領到的百姓有些騷動,付應平急忙帶手下社兵散佈訊息,說第二鍋粥很快熬好,人群才平靜下來。

十分鐘後,第二批粥熬好端了上來,劉二牛看了看排隊的百姓,不禁皺了皺眉頭,然後抓起一把沙子灑進了粥棚。

這一幕正好被張堅看到,他怒氣衝衝的衝上去喝罵道:“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禍害糧食,是想挑動民變嗎?”

說罷指揮自己帶來的幾個社兵道:“把他給我抓起來!”

那幾個社兵想要動手,衝得最前的一個被付應平一棍打在腿上,當即撲倒在地。其餘幾個也被付應平手下全部按倒。

“張紀正,還請自重。二牛哥可不是總社中人,你這個紀正管不得他!”

張堅怒目圓睜:“怎麼,我這個紀正管不得他,也管不得你嗎?”

付應平呲牙一笑:“你不來煩我們,那你就還是紀正,壞了我們東家的事,我認得你,手裡的刀可認不得你!”

自己只有四個人,對面卻有好幾十。張堅一拂袖子,氣鼓鼓走了。

張堅走後,東嶽廟前繼續施粥,只是隊伍裡有些穿著齊整的人默默退走了。

劉二牛在粥棚裡盯著,過了一會兒,他眉頭突然一緊,快步上前攔住一人叫道:“德秀姑娘,你怎麼也來了?”

來人正是張德秀,以前在慶餘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