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檀郎,海青拿天鵝,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桓府的北側有一處浮屠祠,是當年公子染疫之後所修。大長公主一向敬神,依照方士之言,在府中立了一座浮屠祠供奉黃老,以趨利避晦,保闔家平安。
我交代大長公主,那二十枚金餅須在巳時二刻放在神像前供案上,並在兩邊點上兩隻香爐,必以旺火焚香,以告天帝。這些金子是為神仙準備的,在正式卜問之前,須得將祠堂關閉,以免打擾神仙享用。
大長公主對這般指點遵守得一絲不苟,我沐浴更衣之後,來到浮屠祠中,只見香菸繚繞,那些金餅疊在案上,整整齊齊。
我對大長公主道:“此乃秘術,只容主賓,閒雜人等不可在場,否則兇吉難測。”
大長公主頷首,對徐寬等僕從道,“爾等退下。”
徐寬雖有不滿之色,亦只得應下,行禮離開。
門被關上,祠中只有我與大長公主二人。我請大長公主面北而坐,然後,手持一柄塵尾,在案前焚香,口中唸唸有詞,繞著供案走了三圈。
突然,我停下,一揮塵尾,“叱!”
一陣白煙突然騰起,伴以馨香,待得散盡,案上黃金已經不見了蹤影。
大長公主看著,驚得瞪大了眼睛。
我則神色平靜,在案前蒲團坐下,取出龜殼銅錢,貞問數次之後,又用八卦推演。
直至半個時辰之後,我才停下來。
“如何?”大長公主忙問。
“公主所問之事,奴婢已瞭然於心。”我說,“方才卦算,於大勢,乃下坤上艮,喻小人猖獗而君子困頓,乃社稷之危;於公主,乃下坎上艮,喻道險且長,恐前程不利。”
大長公主面色沉下。
“可有破解之法?”她緊張地問道。
“以玄術而謂,凡事皆有生門及死穴。”我說,“雖道路險阻,若不失時機,順勢而為,則可尋得生門,左右逢源,事半功倍。”
大長公主神色一振:“生門在何處?”
我說:“以公主之見,荀氏依託者為何人?”
大長公主道:“荀氏得以崛起,把持朝政,皆因有太子。”她說著,一驚,“你是說……”
我笑笑,看著她,“大長公主可知太子良娣荀氏?”
第32章 浮屠祠(下)
“荀氏?”大長公主愣了愣。
太子的妃嬪不少, 除了太子妃謝氏之外, 還有嬪妾數位。其中,最得太子寵愛的,是良娣荀氏。
荀良娣是荀尚的族侄女, 與太子亦算得表親。
據說有一回, 太子到荀尚家中作客, 恰好遇上了當時在園中與姊妹嬉戲的荀氏, 一見傾心,回宮後茶不思飯不想。
荀氏的父親是弘農的一個縣令, 原將荀氏許配給了同鄉的故交之子。荀尚得知此事之後,做主毀了婚約,不日之後,將荀氏送入東宮, 為太子納為良娣。
彼時,太子妃謝氏已經生下嫡子,且封為了皇太孫。荀氏到了東宮之後, 亦是爭氣, 隔年也生下一子。太子大喜,曾興沖沖地去皇帝面前濤封, 被罵了一臉無趣。
即便如此, 太子對荀氏仍寵愛不減不減, 人人皆知東宮之中, 宮人不畏太子妃, 卻畏荀良娣。
我說:“荀氏聲勢雖盛, 但其黨羽並非獨荀氏一家,還有眾多親故,其中最強者,當是謝氏。”
大長公主頷首:“正是。”
我說:“奴婢所說生門,正在謝氏。只須將謝氏拉開,荀氏之勢便如斷了一臂。”
“謝氏?”大長公主皺眉,“可謝氏一向對太子忠心耿耿。”
我說:“謝氏忠心者,非太子,乃皇太孫。謝氏自不會去反太子,但對荀氏可未必。”
大長公主沉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