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青拿天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節,檀郎,海青拿天鵝,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言語。

荀尚輔政以來,為鞏固權威,重用親故。凡與荀氏有些關係的人,皆受籠絡。

不過,謝氏除外。

皇帝有意傳位皇太孫,是眾所周知之事,荀氏既以外戚之身而得以權傾天下,自然知道利害。在荀尚眼中,皇帝已行將就木,那麼沈氏便早已不足為懼,要提防的,正是將來會像自己一樣,因外戚身份而受新皇倚重的謝氏。

我繼續道:“前兩日,東宮曾有一事,不知公主可曾聽聞。”

“何事?”

我說:“前兩日夜裡,太子在宮中飲酒,喝得酩酊大醉。太子妃勸了兩句,竟被太子毆打。太子咒罵她是毒婦,罵皇太孫是孽子,揚言等到繼位便將二人廢了。”

大長公主訝然:“哦?”

我說,“太子不喜謝妃和皇太孫,乃眾所周知。公主若是謝氏,此時最擔憂的,當是何事?”

大長公主聞言,目中微光閃現。她從蒲團上站起身,在祠堂中來回踱步,面上滿是興奮之色。

“可就算聯合了謝氏,又如何反得?”大長公主道“荀尚乃太傅,手握禁衛,且如今已宿在了宮中。”

“這豈非正好?”我微笑,“太傅手中掌握的不過是北軍,而過了司馬門,便是殿中諸將管轄,無聖上諭令,北軍中候其他禁衛皆不得入內。太傅住在宮中,正如在甕中。”

大長公主:“可若北軍誓死追隨荀尚,強入宮中,如之奈何?”

我說:“這便是謝氏手中最要緊的一處。司馬門屯駐校尉,正是太子妃的堂兄謝蘊。且謝氏子弟,在北軍各營中多有任職。而左衛將軍桓遷、右衛將軍五部都王弛、驍騎將軍司馬顯,皆是大長公主親故。太傅雖號稱手握北軍,然其中所依仗著,不過十數人。這些人大多到任時日尚短,根基未穩,只要先下手除之,其餘人聞得鋤奸號令,即便不應,也必不會為荀尚賣命。”

大長公主瞭然,道:“然太傅乃輔政之臣,若要除之,還須得師出有名。”

我說:“太子年輕氣盛,聽信讒言以致失察,亦人君之常。如今陛下不能主事,唯有以尊者之名詔令清君側,公主為助,乃順應天道,將來就算有人異議,亦無可指摘。”

大長公主聽罷,道:“此言甚是。”

我說:“還有一人,便是豫章王。聖上欽定的輔佐大臣,除太傅以外,便是他,亦甚為緊要。”

“豫章王?”大長公主不以為然,“他一向明哲保身,不見好處決不肯出手。”

聽她這般說,我有些詫異。我一直以為她對豫章王很是信賴。

我說:“豫章王與太傅同為輔政大臣,自是受太傅忌憚,處處監視。豫章王謹慎小心,亦是常理。然其雖隱忍,卻定然不會坐視。自太傅輔政以來,對宗室苛刻,早已招致諸多不滿。豫章王乃宗室之首,公主聯合宗室,乃是上策。”

大長公主道:“若他忌憚頗多,不願出手,如何是好?”

我說:“豫章王不須出手,宗室諸王手中雖有兵馬,然一旦進京,易生大亂。不到危急關頭,可不必豫章王出面。只要太后發詔時,豫章王不阻撓,便可成事。”

大長公主:“而後呢?”

我說:“此計最緊要之處乃在於殿中諸將。太傅自恃掌握了北軍及禁軍,對殿中內衛甚為輕視,諸將早有不滿。一旦策反,則大事已成。”

“此事,我自有計較。”大長公主道。

她面上已然不見了先前的惴惴神色,容光煥發,如逢喜事。

“你這玄術,果真神奇。”她感嘆道,“聽此一席話,竟是茅塞頓開。”

我莞爾:“公主過譽。”

她又道:“那東宮內的秘事,亦是這玄術算得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座隨身農場[天災]

十二燁

山裡相公太腹黑

花花弄雨

穿書七零,嬌軟美人惹上最野糙漢

愛曬太陽的蝸牛

海騮馬與五角楓

十梨

七零之嫁給大佬男配

上九天攬月

[綜漫]忍者的咒術師指南

妖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