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9章 兵法實踐有門道,得人聚勢立規矩,帝:山河少年行,一襲輕衣,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夏運商會的梧桐鎮分會以及趙紫直屬的梧桐鎮食府,從而獲得了九品火鍋協會的市場準入資格。
在雙方博弈的過程中趙紫也用出了瞞天過海以及無中生有兩大計謀,從而保住了相應的市場份額。
秀才府的易主,讓秦子玉看到了能力不足以匹配野心的重大危害。嚴渾不自量力招惹趙紫,以至於家破人亡。
趙紫本已無力迴天,卻藉著秀才府易主的由頭拿到了談判籌碼。這便是不同層次的人,所做的決定儘管相同,結果卻大相徑庭。
秦子玉下筆如有神,將芭蕉鎮的前因後果梳理了一遍。他認為兵法策略的核心在於利,有利則為,無利則不為。利薄則本小,利厚則本大。人世間最大的追求,便是無本厚利。
利有小利和大利,近圖和遠圖的區別。故而策略的要點又關乎實際需求。對於普通人而言,小利和近圖足矣。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利益。
眾所周知,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就決定了利益交換的根本原則。一般情況下,利益交換需要遵循對等原則,也就是世間通行的等價交換原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div>
這裡的等價是指心理預期的價位對等,而非交換物的實際價值對等。換句話,就是交易雙方均認可的對等才是對等,這與交換物的真正價值無關。
然而兵法策略的要義,就是透過施展計謀,把這種對等交換變成對己方更為有利的不對等交換。也就是投入小,收益大的非正常結果。古人云: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想要快速崛起,就需要得到一筆意外的收入,從而擁有第一桶金。
秦子玉認為兵法策略必須要遵循“保全自己,消滅敵人”的根本原則,故而不戰而屈人之兵方是上策。
只不過不戰而屈人之兵所獲得的勝利並不牢固,因為有資格挑戰勝利者地位的勢力並沒有消失。換個說法就是反對者只是暫時的偃旗息鼓而已,其實力依舊在,只要願意孤注一擲,隨時都可以揭竿而起。
故而戰爭的終極目標,就是消滅對手的有生力量,使其不具備反抗的能力。這就是縱橫捭闔的將軍,一旦擁有挑戰皇權的實力,不管是否忠誠,都只能死路一條。
究其原因,一是手底下的追隨者並不會因為將軍的卸甲歸田而放棄效忠;二是上位者不敢相信將軍本人及其後人會持續忠心耿耿,永久無視其追隨者的利益訴求。
俗話說: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將軍舉義,一念即行。究其原因,將軍擁有強大的武力,可以做到令行禁止。
也就是說將軍有心做事,只需要有那麼一個念頭,然後再下達一道命令就可以了。
至於秀才想要做事,先得起念頭,再尋找志同道合的人集聚力量,最後還需要把人訓練成軍伍。這其中但凡某個環節出了錯,造反之事就不了了之了。
故而歷朝歷代的動亂,最開始都是最底層的百姓一時衝動,邁出第一步之後就身不由己了。
故而用兵之要,又在於震懾蠢蠢欲動之人,從而保全一方平安。戰爭不是目的,約束所有人遵守規則才是唯一的使命。
只要還有利益紛爭,戰爭就不會消亡,兵法謀略就會有用武之地。敵強我弱,驕敵、疲敵,調虎離山,專攻薄弱。總而言之,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創造具有時效性的區域性優勢兵力,這就是所謂的創造戰機。
兵法謀略,一般來說都是弱勢一方透過使用手段,從而獲得相對優勢,主動出擊改變不利局勢。
兵法之要,在於造勢。有了夾縫中求生存的大勢機會之後,就應該抓緊時間聚勢。
只要擁有足夠的實力,就可以獲得初步的話語權,從而開始制定規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