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3章 炮灰難當,濟南府穿越實錄,醉可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信和團由此名聲大噪,吸引了更多的四方流民前往淄川投奔,而遠在濟南的魏永明心情卻十分複雜。
他一方面替宮二和司冠平鬆了口氣,一方面為吳載勳而遺憾惋惜,同時又擔心劉德培不肯就此收手,官府也絕不會善罷甘休。
果然,信和團擊敗官軍後信心爆棚,認為官軍戰力不過爾爾、滿清王朝氣數已盡,於是迫不及待的開始進一步籌劃大事。
轉過年來,劉德培自稱“大漢德主”,在淄川縣城部署將相,封司冠平為軍師,改年號為“干支”,喊出了“滅清平滿,重興漢室”的口號。
他們以城中書院為軍機處,以講堂為大殿,四處張貼“同心扶日月,雙手轉乾坤”之類的標語,命令手下剪辮明志,並且派人與再次進入山東的捻軍取得聯絡,以求遙相呼應,共抗清軍。
這一連串舉動狠狠戳中了清廷的肺管子。恰好僧格林沁剛剛在皖北擊潰捻軍一部主力,朝廷遂令其立即返回山東追剿捻軍,順便鏟滅劉德培。
此時的僧格林沁統率著萬餘蒙古騎兵和新組建的洋槍隊四處征戰,並且受命節制山東、直隸、河南、湖北、安徽五省兵馬,可謂是風光無兩。
他挾得勝之威揮師北上,來到淄川城外築起炮臺接連轟擊數十日,炮彈已幾乎告罄,卻只轟踏了城內一些民房,始終奈何不了城牆,數次強攻也均遭失敗。
僧格林沁惱羞成怒,要求周邊各府提供彈藥,增派軍隊協助作戰。新任巡撫閻敬銘不敢等閒視之,馬上調集綠營團練前去支援,西城營也奉命奔赴淄川作戰。
魏永明一路上惴惴不安。他不覺的反叛朝廷罪大惡極,也不認為“重興漢室”值得提倡,對於雙方一時的勝敗並不在乎,只想著如何說服宮二和司冠平脫離險境。
距離淄川城尚有十里之遙,已隱隱約約能聽到前方大炮轟擊之聲。僧格林沁缺乏炮彈,要間隔許久才齊射一輪,同時不斷催動新來的部隊向幾面城牆同時發起攻擊。
西城營連續行軍兩日,已是人困馬乏,正午過後來到城外,還沒吃飯就被迫立刻投入戰場。
團勇們怨聲載道,何大庚和魏永明也均覺憤慨。奈何蒙古督戰隊在後押陣,不得不硬著頭皮上陣。
好在城下還有兩支團練隊伍,剛剛被守軍打退,又被督戰隊逼的掉頭返回,場面十分混亂。西城營跟在他們後面衝了幾次,根本無法接近城牆,待日落時只好鳴金收兵。
西城營退出數里外安營紮寨,清點下來共有近三十名團勇陣亡,其中不乏因前進遲緩遭督戰隊射殺者,另有一百多人負傷。
這些傷亡原本並非必要。僧格林沁命令團練衝上去做炮灰,擺明了是要大夥拿性命去消耗城內守軍,好讓自己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全勝之功。意圖如此昭然若揭,甚至不願加以絲毫掩飾,實在令人憤怒心寒。
營中氣氛極度壓抑。團勇們已經筋疲力盡,有人為死去的同伴痛哭流涕,有人手忙腳亂的救治傷員,有人強忍著悲憤埋鍋造飯。
軍官們聚集起來一邊吃飯一邊商議對策,眾人均對僧格林沁的做法大感不滿,卻又無計可施,只能不住嘴的破口大罵。
何大庚弓著腰思考了一會兒,緩緩說道:“這樣下去不行。明日若還是像這般逼著大家送命,咱們必須想個辦法,儘量保全弟兄們的性命。”
“先生說的對。”曹老六又急又怒:“可僧格林沁那狗東西派督戰隊在後面拿槍守著,咱們的一舉一動都被看在眼裡,能有什麼好法子?!”
“只能儘量巧妙拖延了。”許宗揚面色陰沉:“今日咱們居於後隊,半天之內尚且折損了一百多弟兄,明日上陣也不可衝鋒在前,否則死傷必定慘重。”
“就這?這算哪門子主意?”曹老六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