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可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章 團練亂局,濟南府穿越實錄,醉可樂,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其他官員雖然對此頗有微詞,卻也無可奈何,只能相互之間議論幾句。

恰逢此時常有捻軍在周邊各縣活動,為確保省城安全,朝廷撥下白銀七千兩,命山東巡撫擴建濟南城郭、修築一道外牆。

建外牆是一項大工程,只給七千兩銀子肯定是不夠用的。山東巡撫接到命令後一邊指示濟南府徵調民夫抓緊開工,一邊催促布政司從藩庫中往外擠錢,同時向民間廣泛籌措募款。

魏永明認為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當即決定讓廣盛泰率先捐贈白銀五百兩。此舉很快得到了發榜嘉獎,也間接改善了西城營和官府上層之間的緊張關係。

除了緩和關係之外,捐款還能提升廣盛泰在官民中的口碑,這五百兩銀子花的不算虧,卻也不是魏永明此舉的全部用意。

近些年來西城營一直駐紮於三裡莊外,期間不斷有團勇結婚生子、搬出營房另建新宅,逐漸在公所周邊形成了一個人口超過兩千的小鎮店。

以往有厘金收入進賬時,團勇們的生計並不困難。如今雖說開出了很多荒地,但僅靠三百多人耕種實在難以養活大家。

正好趕上此次擴建城郭,官府計劃將西側外牆修在距內牆二里地之外,還要再挖掘一條護城河。三里莊東側有約二百戶人家位於工程沿線,必須提前動遷搬離。

大部分人家就近搬往三里莊以西。這裡原本是荒郊野外,黃河改道後陸續有災民來此定居,已基本將三里莊和西城營連成了一片,搬遷戶們只能挨著西城營蓋起新房。

如此正中何大庚等人的下懷,順勢將周邊新來的住戶納入西城營管轄範圍,由團勇保障他們的安全,並將部分田地交給其中務農熟練者耕種管理,收穫的糧食與西城營對半分成。

新住戶中還有許多商販和手工業者。這些人的到來使得本地物資供應更加豐富,流通更加快捷,生活更加便利,西城營眾多家屬和無法下地幹活的傷殘團勇也因此增加了就業機會。

眼下糧食差不多夠吃了,但銀子依舊緊缺。在杜?的暗示默許下,西城營開始向轄內非團勇住戶收取團練資金,同時在周邊設下哨卡,不許官府差役入內徵稅。

團練資金的徵收數額低於官府的各項苛捐雜稅,住戶們自然十分樂意。自從搬來之後,他們幾乎不再有跟官差打交道的必要,遇到各種事情都去找西城營解決,儼然把團練公所當成了此間的衙門。

西城營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搞這些事情,地方官員當然心知肚明。除了陳寬假裝看不見、吳載勳置若罔聞之外,其他人要麼敢怒不敢言、要麼覺得事不關己、要麼乾瞪眼沒辦法,反正是誰都不願管閒事。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官員們的想法也各不相同:

有人認為廣盛泰剛捐出了一筆銀子,足以抵消西城營此舉帶來的負面影響。更別說魏永明還受到了官府公開表彰,就此翻臉未免不太好看。

有人主張西城營先前處境困難,能想出辦法解決糧餉問題也算難能可貴。而且被迫搬遷的居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頓管理,不失為一件好事。

當然,無論大家嘴上怎麼說,背後其實存在一致的看法——有杜?這個欽差大臣為團練撐腰,連巡撫大人都奈何不得,遑論他們這些下級官員?

何況眼下歷城大團也有樣學樣,圈起地來自行其是。兩邊合計四五千人,近千杆槍,真要逼急了鬧起事來,只怕沒人能承擔後果。

最重要的是,當前捻匪就在眼皮子底下到處晃悠,不定什麼時候還要指望這幫團練上陣禦敵,實在不敢得罪他們。因此省城各級官員只好一忍再忍,謹慎處理與團練的矛盾。

在這樣的寬鬆環境下,西城營很快穩定了自身錢糧來源。不過轄內普通百姓畢竟太少,每月收上來的銀子仍舊難以滿足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濟南府穿越實錄

醉可樂

大元權臣

可以摸的北冥胖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