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怒峰頂上,英雄志,孫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躲了幾千只螢火蟲一下金、一下白一下紅、一下青光芒非但四色變幻尚且明暗有別、長短有序共得十六種變化。

“明暗明、長短長、白金紅……”燈火稍歇黑暗中忽然傳出嗓音讀出了遠方燈號。

時於深夜破廟前一無楊家後裔二無路過香客對過山頂的燈火便再刺眼醒目亦當無人知覺。想當然爾眼下能夠讀出燈訊之人必定有備而來。

果不其然那嗓音稍一停下黑暗中窸窸窣窣之聲大作竟有人拿著紙筆將說話一一抄錄下來。誰也料想不到“楊無敵廟”門口竟然有人那是個沉寂的黑影他雙手抱胸一邊遙望遠方山頂一邊讀出了暗號。

對過山頂燈火變幻忽白忽金、時長時短那嗓音也隨燈火一字一頓毫不停歇。良久良久燈火終於全熄依稀遙望好似更遠處的山頭又亮了起來不過那已無關緊要了想要的訊息都已到手了。

四下昏沉黑暗聽得“嘶”地一聲有人燃起了火折也照亮了背後的“楊無敵廟”。霎時便也映出了“鐵隨城”三字。

此廟年久失修並無住持但見殿內匾額高掛兩旁樑柱題了有字左是“誠堅金石”右是“氣傲風雲”兩面照壁更滿飾雕刻彩釉其上另有詩文述說著楊家將的豐功偉業。

“漢家飛將領熊羆死戰燕山護我師威信仇方名不滅至今遺祠。”

這是古北口“楊無敵廟”的詩詞卻給人抄來這兒了。看此廟莊重宏偉昔日必也輝煌過可惜後代子孫不肖無力修繕這邊任憑它毀敗下去。

“楊家將”薪火相傳與異族間的爭鬥永不停歇相傳“楊業”為收復燕雲十六州曾於大遼國重兵包圍下撞死在李陵碑前“楊延昭”秉持遺命亦是抗遼名將。傳到孫兒“楊宗保”這一代對手則換成了西夏人再到第五代“楊懷玉”則改徵南蠻。

一代接一代“天波無佞府”前仆後繼男的女的老的小的每一代都有名將他們的對手也一路變換由契丹變為女真再由女真換為蒙古朝廷防線也節節敗退由長城退到黃河又由黃河退守長江終於在蒙古大軍的侵近下全軍跳入了大海。

全軍覆沒的“楊家將”如今終於回來了。現下他們前進京華從異族手裡奪回了燕雲十六州光復了長城全線。不同的是這代“楊家將”不再用刀他們改用筆主帥也成了一個文臣此人官拜“中極殿大學士”大名“楊肅觀”至於他的異族死敵則換成了眼前這群人。

三更半夜裡廟外雪地百來只駱駝屈膝而坐各自打盹休憩。忽聽“啪”、“啪”兩聲響黑暗中有人拍了拍手霎時之間廟外雪地裡站起了百來人這些人全是白袍武士。他們默默轉身看向面前的統帥只見他長披肩身高膀圓火光照耀他的一身衣服竟是亮如純銀。

“滅裡將軍……”腳步聲響有人奉來了字條道:“請過目。

說話之人鼻音短促字字黏連正是源自於西疆的“回回語“。

回回語若要細分其實南轅北轍有維吾爾語、南天房語、北天房語、波斯語、普圓什語等等彼此不能相通。不過卻有個地方例外那兒坐擁南北天山佔有西域全境國中為佛教、景教、穆斯林等三教交會之地這便是西域第一大國:“帖木兒汗國”。

百年前“帖木兒大帝”起兵西征擊破突厥王“雷神”打擊了安卡拉百萬大會戰便也順勢征服蒙古兩大汗國從此建立“帖木兒帝國”。它的疆域大國西方百倍兵力遠勝契丹女真疆界北臨欽察南抵天竺西接波斯大食號稱“蒙古第二帝國”這就是“楊家將”的新對手。

汗國大元帥是一位長大漢人稱“帖木兒滅裡”便是。他提起了火把率先走入破廟之中只見他背對“楊無敵像”站立一頭長垂落雙肩氣概滄茫真是與楊家一脈名將匹敵。

眼見主帥進廟了其餘武士也魚貫而入各尋地方坐下。但見這些武士頭蜷曲高鼻深目想來有的是色目人有的是韃靼人彼此容貌大相徑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苦境當前輩

作家沙漠駱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