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章 十年一覺,英雄志,孫曉,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輾轉逃回到了小鎮但見廟前廣場滿聚逃難百姓。眾百姓經歷了戰火此刻若得一家團圓自當慶賀不幸與親人失散的則在四下尋爹呼娘哭聲喊聲此起彼落一片狼藉。

昨夜的脫衣候檢與烽火連天、遍地死屍相比究竟哪個好些?瓊芳一行人也沒氣力多想了一路在難民潮中蹣跚推擠回入了觀音廟筋疲力竭之餘無不坐倒在地。三棍傑埋鍋造飯打水洗臉讓眾人略做歇息。

眼看怪人蹤影全失瓊芳卻仍懷抱一絲希望廟裡廟外找了一遍盼他早從戰場自行歸返只是回入偏殿地下僅餘一張空擔架一隻翻倒空酒瓶流灑遍地遺漬兀未乾涸。瓊芳沮喪萬分回人大殿坐倒那娟兒一臉沉鬱好似也受了什麼打擊全沒心思說笑兩人肩挨著肩相依相偎又累又困間眼皮早已半睜半閉。

眾人或倒或臥連哲爾丹也不例外。只有傅元影仍在忙進忙出他是此行軍師就怕戰火蔓延竟爾打到此處小鎮來了半個時辰不到便安排了車馬早早啟程改轉水路而去。

從荊州搭船東行之後再沿運河北上來到揚州之時已是臘月二十八。時近除夕眾人雖不願在外地過年但總不成大年夜在外奔波便預定在揚州留到初三之後再行北返。

一行人唉聲嘆氣下了渡口便僱車來到揚州城。時在午後時分那知府聽聞瓊國丈的孫女駕臨便親來城門迎接甚是恭敬周到。這知府年歲甚輕約莫四十歲上下瓊芳聽他通報姓名才知此人姓李名如風過去也在禮部任官。瓊芳沒有心思應酬聽說他要安排驛館便道:“年關已至不耽誤大人過節了咱們自個兒在城內尋找客棧安歇便了。”

李如風慌忙道:“不成!不成!下官多年來深受國丈提攜未能遠迎已屬罪甚萬請閣主玉全讓下官略盡地主之誼。”瓊武川面子極大文武百宮多半受過他的恩惠自己若不受人心意倒顯得見外了瓊芳便也不再推辭任由那李知府安排。

那李如風辦事周全事前早已打聽清楚此行人數早備了五輛大車專供眾人乘坐。

車行入城眾人聽他一路解說:“揚州又稱廣陵自唐代便是商業名城名商巨賈喬寄居者不下數十萬可說富甲天下。”同車除瓊芳外尚有娟兒、傅元影兩人相陪李如風說得爽快了兀自伸出食指定向車外道:“諸位請瞧那座高塔。”三人抬眼去望那運河東岸搭蓋佛塔塔高數層已然建築大半規模宏偉想來所費不輜。

此刻兵荒馬亂人人看似專心聆聽其實多半神思不屬。瓊芳聽他喋喋不休只得勉強一笑:“這要幾十萬兩銀子吧?可是朝廷出錢建的麼?”李如風笑道:“小姐料錯了。這是文峰塔乃是僧人自行募款興建的其他地方官員也出了些銀兩倒不勞朝廷費心。”

眾人有氣無力地點頭輪到傅元影答腔聽他低聲道:“難得揚州之富非同小可。”

李大人笑道:“過沒兩日便要過年這天寧寺也在城內年節最是熱鬧。閣主閒暇無事倒可以去瞧瞧。”他見眾人一個個無精打采想來是自己說話不夠響亮當下吊起嗓子尖聲道:“說起天寧寺嘛此乃揚州第一名剎這寺廟歷史古遠乃是晉朝太傅謝安的居所太元十年改宅為寺名為謝司空寺數百年來屢次改名直至宋代徽宗之時方命名為天寧禪寺……”娟兒愁眉不展聽得李如風滔滔不絕長篇大論冷冷便道:“古廟泰半鬧鬼大過年的還是不去得妙。”

李如風聽她口氣不善忙陪笑道:“無佛又無僧空堂一盞燈確實寺廟氣悶得緊花樣年華的女兒家不去也罷。照下官看不去天寧寺便去瘦西湖所謂“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十里長湖無一寸隙地……”他先開車簾吟道:“昔年杜牧遊揚州證以詩曰:“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這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引得遊人詩興大自也是瘦西湖美景之一……”娟兒忍住了哈欠搖頭道:“看個景也要作詩揚州這許多風景名勝豈不做了滿滿一大本?”

李如風撫掌大笑道:“小姐慧黠!正是有詩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靈主無極

天降之大任

趕屍九萬年突然發現是仙俠

九色長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