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六十四章 分鍋大會,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中關寧軍重將總兵祖寬救援濟南不力,遲滯不前,被崇禎下來奪職,以“失陷籓封罪”處死。
盧象升領軍鎮壓起義軍時,曾誇耀軍中唯有祖大樂、祖寬等人最勐,且殺敵最多。
祖寬是祖大壽家僕,後被收為養子,性驕橫,兵馬所過之處焚燬民宅,奸銀婦女,比清軍有過而不及。
崇禎第一個處置祖寬,也是在敲打祖大壽。
總兵李重鎮,棄總督盧象升而逃,應當重處。(當時在高起潛麾下聽令)
總兵王樸,先行撤走,後提兵滿萬,坐視不救,削職。
最終崇禎審批後,定下五等罪證,守邊失機,殘破城邑,失陷藩封,失亡主帥,縱敵出塞,並且開出一張懲治清單。
太監有薊遼總監鄧希詔、分監孫茂霖,巡撫有順天巡撫陳祖包、保定巡撫張其平、山東巡撫顏繼祖。
總兵有薊遼總兵吳國俊、陳國威、山東總兵倪寵、援剿總兵祖寬,李重鎮,以及副將下至州縣官,一共三十七人。
因吳國俊是受到鄧希詔以及吳阿衡等人的邀請,後續又主動襲擾清軍,功過相抵,不以追究。
所以一共有三十六人被抓,直接被崇禎下令在西市同日處斬。
這是崇禎自從登基以來,懲處封疆失事最為嚴厲的一次。
願不得盧象升寧願戰死,也不願意逃跑,運氣不好的話,結局不過是在西市口一起被處斬。
從三十六人變成三十七。
唯一的幸運兒吳國俊站在人群當中,看著一波波大明忠臣被皇帝下令處死,不知道心裡在想些什麼。
反正皇帝真要敢殺了他,以他的戰績,就是自掘墳墓。
吳國俊可是崇禎剿滅錘匪,滅殺皇太極的希望。
所以崇禎也是輕拿輕放。
帝國的無雙上將,皇帝真正信任的靖遼侯則是在思索著賀大帥什麼時候能夠入主中原?
他倒是覺得按照清軍的尿性,過不了二年,還得繼續入塞劫掠。
倒是不著急直接入主京師,畢竟清軍對於劫掠這條路極為熟悉,大軍也不好堵截。
崇禎真的是發怒了,處斬了這些人後,幾日都不允許他們的家人奴僕收屍,還都給趕出去了。
內閣成員建議崇禎從輕發落,畢竟皇后要生產了。
崇禎則是反駁,祖宗封疆不能保住,要兒孫有什麼用?
朱由檢是想要用重典讓餘下的大明文臣武將為他效死。
可按照目前的情況而言,大抵是起到了反作用。
畢竟誰幹事誰就死,不是死在清軍手裡,就是死在皇帝手裡。
不幹事興許還能不死。
屬實是陷入了閉環邏輯。
皇太極發動第四次入關征明,以中原為目標,入關五個月,輾轉二千里,凡旌旗所指,無不如意。
兩路清軍共敗明軍五十七陣,破七十餘城,俘獲人口牲畜將近四十七萬。
黃金不足五千兩,白銀不足百萬兩。
這些都是明面上的,可是清軍士卒揣在自己兜裡的,誰能統計出來?
除去殺明軍各路官員,生擒了德王朱由樞、郡王朱慈x與y(不認識字),監軍太監馮允升。
刨除清軍所殺的文武官員,大明皇帝也幫他們殺了不少。
清軍殺一波,大明皇帝殺一波。
大明的損失,從裡到外可謂是極大。
中原地區的廣大百姓受到了巨大的創傷,光是清理濟南城的屍體,就足有十三萬。
全城財物被劫掠一空,以至於好長時間,城中都無人居住,且容易害了病。
大明兵科給事中李永茂向大明皇帝朱由檢呈上了他調查結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