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五十一章 崇禎下頭男(一萬二求月票),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算賀今朝透過蒙古人得知訊息後,他可能領兵趕回來嗎?
賀今朝就在川中鏖戰,新佔據的四川某些地方不要了嗎?
這些地盤,沒有幾年的時間是消化不掉的。
尤其是他透過三國演義深知,川路難行,賀今朝走進走出沒個一年半載的時間,是無法回到山陝邊境的。
就算賀今朝得知訊息,緊趕慢趕回來,也只能吃自己的屁!
事情早就辦完了,打道回府,那還有個毛用?
運氣不錯的話,還能把林丹汗的遺霜們都給搶走呢!
皇太極目前還不知道賀今朝在四川大勝的訊息,只是路過宣府的時候,催促遼東巡撫方一藻,讓大明皇帝趕緊回話,我想議和互市。
絕不能讓錘匪賀今朝一人把持互市,導致投靠他麾下的商人想要走私都沒得銀子賺,也不利於他進一步發展諜報。
方一藻巡撫遼東,目前本地推出的頭子吳三桂自然是拜入他的門下。
吳三桂又與其子方光琛“締盟為忘形交”,此人善遊談,常常自比管仲、諸葛亮自比。
待到他爹方一藻去世後,便入了吳三桂的幕府,並在吳三桂準備造反的時候給以了肯定。
待到昆明被清軍攻破,方光琛大罵清國親王,與他兩個兒子被凌遲處死,九個兒子死了八個,剩下一個一直被康熙通緝。
可此時方一藻卻是主和一派,並且希望朝廷以隆慶年間俺答封供的故事,達到議和。
但是廷臣都曉得了此事幕後的策劃者是楊嗣昌,方一藻的說辭再一次引起軒然大波。
什麼他孃的錘匪賀今朝要佔據整個四川的事情,先放一放。
與大明的面子相比較,根本就不重要!
四川愛咋咋收尾,反正該背鍋的人已經派去錦衣衛了,然後再讓陳之奇擔任四川巡撫就地處置,就可以了。
但大明與清狗韃子議和這件事,咱大明的官,從這跳下去,撞在柱子上死諫,也絕不能答應!
就算是權宜之計,咱也丟不起這個臉。
大明的臉面最重要,我等當官為的是什麼?
還不是為了大明的臉!
要是這張引以為傲的臉都沒了,咱們與那關外的狗韃子、作亂的宵小流寇有什麼區別?
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臉都沒了,那還活個屁啊!
當然這是文官們的需要大明臉面的時候,他們要極力維護。
當他們不需要維護大明臉面以及良心的時候,背地裡早就不知道往自家摟了多少好處!
現在別看大明內憂外患的,可就得要這個臉!
就連楊嗣昌的老手下,兵部郎中連上兩道奏疏抨擊他。
極力主戰,反對議和!
我大明絕不可能議和。
打!
就跟清狗死磕到底!
你問我怎麼跟清狗打?
有什麼解決辦法?
那你算是問錯人了,我不管那個!
我只負責維護大明的臉面,其餘的不知道。
崇禎對於這些“名聲”、“臉面”之類的極為看重。
所以現在群情激奮之下,他又有些搖擺不定,說什麼朕從來沒有說過與狗韃子議和之事。
楊嗣昌自然不懼與人對線,他本就是聰慧之人,熟讀各種書籍,引經據典,可不比這些人差。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陛下,中原群盜不平,御邊終無良策,而御邊於藩籬之外,雖款尤為勝算。
御之於門庭之內,即使百戰百勝,盡數危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