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八十二章 火還不夠大,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今我大清鐵騎如雲,加以蒙古軍士,即是取天下,也有餘力!”

隨即他當眾向皇太極建議,再次兵發鬆山,奪取這個戰略要點。

張存仁這話是有誇耀的成分,但隨著大清軍事力量的迅速增長,他也比往日任何時候都提高了必勝的信心。

他堅信祖大壽的選擇是錯誤的!

若是早點投降過來,咱們早就入主京師,還能讓崇禎那個狗皇帝繼續坐在那個位置上?

到時候咱們全都是從龍之臣,進京師當北京的爺去了。

至於還在遼東這苦寒之地待著?

祖大壽,你湖塗啊!

皇太極對於大明的處境也是極為關心的,因為這關乎他自己的利益。

大明日益衰落,被李自成、張獻忠給打的焦頭爛額。

在關外,被大清逼得難以喘息。

倒是有關錘匪賀今朝的訊息,皇太極一直沒怎麼打探到。

賀今朝雄踞西北三省後,突然就銷聲匿跡。

所有的風頭全都被張李二人給蓋過去了。

大抵是他在軍事上沒有動作,日常在家裡與妻妾敦倫。

這個人他實在是捉摸不透。

在皇太極的思考當中,賀今朝也應該加入這場瓜分大明的亂子當中,攝取自己的利益。

各地動亂太多,明軍連救火都救不過來的。

所以皇太極覺得賀今朝不動窩,才是最不正常的,這個人一定是在憋大屁!

到時候那賀今朝定是想要一屁驚人。

可皇太極看著大明的地圖,思索半天都沒有想到賀今朝想要做什麼大屁?

皇太極在思考賀今朝的謀劃,但是他底下的文臣武將都在思考大清將來的謀劃。

張文衡乃是皇太極徵大同等地,意圖劫掠山西的時候,去主動投奔後金的秀才。

當然那個時候他還假託是代王的參謀之類的,現在也摒棄這個身份。

張文衡上書說此時,正是大清在遼西取得進展的大好時機。

“如今大明文武大小官員全都是花錢買來的,文官無謀,武將沒有勇武。

管理兵馬的,喜愛剋扣軍餉,製造武器之人,偷工減料。

士卒百姓皆是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武器裝備根本就沒法作戰使用。

士卒每次出征都沒有戰心,反倒是趁著勤王的機會,一味的搶掠。

有俗語說,韃子流賊是梳子,自家兵馬勝過篦子。

大明兵馬雖多,可又能有什麼用處?

更何況邊軍是太監專權,貪財且喜歡阿諛奉承之人,懲罰不順從他的人,以至於失去人心。

再做實事的好官,也得不到重用,沒法做事。

不曾做官的有志之士,也沒法出頭。

整個大明上下里面,通通扯謊,件件都壞透了。”

張文衡見皇太極召見他,又上報說:

“宣大之地遭受兵災,且又受災。

大明根本就無人賑濟,那些百姓都跑到錘匪治下求活了。

山陝川湖河南又為錘匪流寇所襲擾。

大明縱然是起五省之兵,逐日征剿。

可結果呢?

是賊半天下,兵半天下,總之就不是大明佔據整個天下。

故而,現在是大清爭取天下的好時機。”

楊文衡本就是主動投奔的明人秀才,受到皇太極的重用。

他對大明的認知都極為清晰。

要不是賀今朝佔據山西后,不怎麼重用他這種讀書人,他都不一定能主動跑到皇太極麾下效命。

皇太極對於楊文衡的話也表示認同。

縱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駙馬太野太茶!長公主要不換個寵?

糖醋錦鯉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李自成

秋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