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七十四章 戰亂再起,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崇禎問謝升:“嗣昌此行應掛何銜?”
“臣以為此行宜用督師輔臣。”
崇禎召楊嗣昌上前,對他安撫道:
“朕以寇亂,煩卿遠行,朕不忍卿去左右。”
“微臣實不稱職,致方內多做,宵旰憂勤,咎皆在臣。
蒙陛下又費其罪而用之,臣敢不竭其駑駘之力,唯死而止。”
崇禎聽到楊嗣昌決心以身許國的表態很感動:“卿行軍以何者為先?”
“兵難遙度,容臣馳至襄陽再條陳方略。
兵事煩,倚監軍以辦寇,今其人多不可用。”
“卿自擇可者。”
楊嗣昌立即順杆往上爬:“如張克儉、宋一鶴皆可人選。”
楊嗣昌又提出一些要求,如督餉侍郎張伯鯨應該移往楚豫用兵之地,江南用一戶部司官催運即可。
左良玉大有將才,兵也可用,應當晉升為平賊將軍。
崇禎一一允行。
御前會議結束後,眾大臣退去,崇禎獨留楊嗣昌密談,特別叮囑他。
“張獻忠曾驚祖陵,決不可赦,其餘剿撫互用。”
楊嗣昌重重點頭,表示知道了,陛下請放心,我定斬了他的狗頭。
聞聽此言,崇禎大悅。
楊嗣昌被授予禮部兼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的官銜就任督師。
隨後崇禎賞賜楊嗣昌精美黃金百錠.大紅苧絲衣料四套、鬥牛衣一襲。
賞功銀四萬兩,銀牌一千五百副、苧絲緋組各五百匹,佩以督師輔臣大印.撥剿餉五十萬兩。
可以說崇禎把最後的家底都給楊嗣昌備上了,希望他能夠再接再厲。
三日後,楊嗣昌進宮向崇禎辭行。
崇禎命光祿寺在平臺為楊嗣昌餞行。
崇禎親執酒器為他酌酒,命左右向他敬酒三巡。
酌畢,樂聲大作,一名小太監手捧黃封呈上。
崇禎把它開啟,指著他親筆所寫七言詩道:
“輔臣督師,事不常有,今寫數字賜卿。”
楊嗣昌跪下接過,朗誦道:“鹽梅今暫作於城,上將威嚴細柳營,一掃寇氛從此蜻,還期教養遂民生。”
不得不說,崇禎也是一個喜歡作詩,且賞賜給臣子的人。
因為到了這個時節,除了賣一下自己的才華,他真沒什麼太多的賞賜。
對於大明的忠臣而言,他們倒是不在乎身外物,就吃這套。
朱由檢聽他念罷,忍不住笑道:
“朕為卿贈行!”
他的詩巧妙的借用典故,預祝這位鹽梅上將馬到成功,令楊嗣昌心潮起伏難以抑制,邊哭邊拜。
在楊嗣昌出征之際,崇禎終於答應了辭職二十八次才被允許的戶部尚書李待問。
此時他已經完全不能行走,在返鄉的路上,給崇禎寫了最後一封奏疏。
請求皇帝免除三餉,大明已經被拖垮了,把各地百姓都推向了流寇以及錘匪,甚至京畿附近都有百姓主動跟著清軍去遼東種地。
現朝廷需要餉銀甚緊,而我膽敢請求免除,確實是練餉一項對於老百姓來說是額外負擔。
對大明實在沒有任何好處,在外肥了貪官的私囊,在內被貪財的宦官視為生財之道。
總之一分錢都落不到國庫當中。
這是作為戶部尚書的肺腑之言。
崇禎讀了感動的流下眼淚,然後不予採納。
他認為縱然那些人貪一些,總得給底下的人吃飽,用去絞殺賊寇。
否則大明的天沒了,他們上哪貪去?
再苦一苦百姓吧!
待到戰事平息,朕定然不會輕饒一個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