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來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七十四章 戰亂再起,從驛卒開始當皇帝,秋來2,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天以前,朱由檢還手詔楊嗣昌儘管放心回閣,就算是群臣反對,朕也用你。
但楊嗣昌再次上罪梳,轉眼之間卻派他出馬督師。
而且連許可權範圍以至頒給劍敕等具體事務都作了明確規定,使楊嗣昌毫無推託的餘地。
這正是朱由檢的特殊御下之道。
楊嗣昌接旨後,就出任督師將要面臨的難題請示崇禎。
一張獻忠等竄伏房縣、竹山己久,為防其挺進中原。
責汝州、蔡州、安慶、廬州、蘄州、黃州等處嚴守要害,收割秋糧。
二已調遼東軍隊二千,準時催發,隨我出征。
三張獻忠等在房山、竹山一帶,是四川、湖廣、河南、陝西交界處。
周遭有錘匪的實力,官軍人少且山密,圍剿不易,勿要限定期限。
四請戶部轉行督餉侍郎,淮、陝二督所轄撫鎮兵力不多,可酌量減餉,而湖廣、河南之餉必須加倍發給。
五吏部精選州縣官,撫道必須懂軍事,如用非其人,臣有權更換。
此外,他還提及量請功賞,選帶將才,量給馬匹等事。
可以說有了他爹楊鶴給他寫信闡述事實,讓楊嗣昌想的更多,準備的更加充分。
當然這裡面有沒有賀今朝想要借刀殺人,讓官軍全力去圍剿張獻忠的謀劃,楊嗣昌也沒法揣測。
但不得不說,張獻忠的突然反叛,對大明朝廷是個沉重的打擊。
而對其他各支農民軍則是個有力的鼓舞,吸引和拖住了明政府的大批官軍,這就為其他起義軍(李自成)的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楊嗣昌已經是箭在弦上,沒有更多的選擇。
崇禎收到奏疏後,表示嘉獎外,特別關照楊嗣昌。
不必如先前一樣,預先立下軍令狀一定出“平寇限期”,為楊嗣昌留下回旋的餘地。
並且對他專門叮囑:“卿沉謀勝算,嚴督文武官協謀夾殲,解散安插,速奏蕩平,付聯委任至意。
凡人才、兵餉等事,更戶兵等部有呼必應!”
崇禎又給楊嗣昌發去一封手諭,以親筆書信形式重申前意:
“間者邊陲不靖,卿雖盡瘁,不免為法受罰。
朕比因優敘,還卿前所奪官,卿引愆自貶堅請再三,所執甚正,難相聽許。
朕聞《春秋》之義以功覆過,方當降徒紀,西征失律,以卿才識勘定不難,可馳傳往代。
出郊之事不復內御,特賜尚方劍以使宜誅賞。
卿其芟剪蟊賊,早奏膚功。
崇禎又在平臺召開御前會議。
這次會議是按照楊嗣昌的請求而舉行的。
參加有內閣的楊嗣昌薛國觀等,六部的吏部尚書謝升、戶部尚書李待問、兵部尚書陳新甲等。
崇禎首先問坐著的戶部尚書李待問:
“楚軍及豫皖二擾連告缺餉,卿部日前已發過麼?
現督師將要專征.有何法可以足餉?”
“回陛下,督餉侍郎張伯鯨專負軍餉之責,微臣不過掌文書而已。
今輔臣系皇上特遣,宜就臣部題留款項設處,開支多寡伏候進止。”
崇禎頷首,對於李待問頗為敬重,幾次三番為大軍謀劃軍糧,左右奔走,以至於累出病來,不能行走,如今只能坐著對問。
李待問已經請求辭職二十多次,把手中的權力都放出去了,但依舊沒有被皇帝准許告老還鄉。
崇禎又側頭問兵部尚書陳新甲:“張獻忠舍河南而人在湖廣、陝西交界,這三路現有兵力多少?”
“回陛下,臣在兵部閱讀文書核實之後,其數近十萬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