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貓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意識碎片創造了動物,窺探者自述,我喜歡貓兒,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量場,在你們科學認知中可以理解成電子磁場,這個磁場就是電子線的相互纏繞產生的,不管是動物植物,只要他們還活著,那他們就會有自己的意識能量,只是能量磁場大小不一樣而已。”

“那如果按照你的認知,他們的意識也是宇宙意識誕生時產生的嗎?也是屬於宇宙中的一部分嗎?”

“他們的意識屬於宇宙中的一部分,但不是宇宙需要的意識,他們只是弱意識的暫時寄生而已,就像一些寄生蟲一樣,本沒有生存環境,但如果為了生存那就必須想辦法適應某個環境,可以理解成他們適應的環境就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而地球上的各種不同的生命,就是這樣出現的,意識自身創造了一切,人類佛教中所說的一切皆空,就是這個道理,所有的一切都是沒有的,但一切都是來源於空,我不知道你們是否可以理解我要表達的意思。”

“不太理解,你所說的這些以前從來沒有表達過,我們也是不太能理解,只是感覺這個想法有點天馬行空,沒有任何的依據。”

“依據有太多了,而且已經被人類記錄下來了,只是你們和人類一樣只注重表面理解了,沒有把所有的宗教進行一個整合,如果真的理解透徹了,那我感覺整個宇宙其實是很簡單,但也很奇妙的一個存在,當然可能你們還是更相信所謂的科學,但你們的科學只是屬於我們人類中,道教的一個小分支而已。”

“那按照你的想法,既然這些動物植物都有意識,那他們是否有所區別呢?如果真的是你說的那樣,那這些意識又是從什麼地方而來呢?”

“當然有區別,動物是可感知意識,它是源於意識碎片,植物屬於不可感知意識,它是被意識所創造,就像人類創造了房子,你們創造了你們的飛船一樣!植物就是那個強大的意識體創造的環境而已,它無自主意識,但也屬於意識。”

“那按照你的想法,可感知意識和不可感知意識都是來源於意識,最大區別就是一個是被創造而生,一個是主動的,是這樣嗎?”

“完全可以這樣理解,這一切在人類佛教和道教中早就有闡釋,只是你們不能理解而已。”

“那你說的那種可感知意識也來源於意識,那這麼多的生命來源於何種意識呢?”

“大部分來源於人類,當一個人類生命終結以後,這個人類的意識如果不夠強大,那它就會被分解,被分解的意識也分強弱大小,自身強的意識會選擇不同的人生,也就是佛家中的輪迴,那些弱得意識會選擇寄生然後等待死亡,重新和別的意識進行組合。這個我只能籠統的這麼說,因為意識的分解是非常複雜的。如果我們有機會,我們在探討宗教的時候可以更深入的表述!”

“那他們選擇寄生以後,是否還有之前的記憶呢?”

“當然會有,這些意識會存在模糊的記憶,表現形式就是親切感,可能你們不會理解,但我想你們應該可以觀察到,人類遇到不同的動物,動物會選擇攻擊或者不攻擊,這就是模糊記憶的表現形式,我說這些人類應該最有感受,只是他們有一套他們的說法而已,其實一切都源於意識記憶,當一個動物主動靠近單一的人類,而且不願意離開這個人類,那就是它的碎片意識記憶非常的強,其實它就是這個人類的家人或者這個人類前世的意識碎片。”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末日重生:撩個反派搞基建!

三氧化二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