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7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系一如既往,“門藝事件”就此了結。
馮道在李曜身邊數年得到了可稱全方位的培養,以他的能力眼光,可以清楚地從這段歷史看出,所謂“兄弟之爭”,絕不是家長裡短的瑣事,而是治國方略之爭。大門藝在忠唐還是叛唐的大是大非面前清醒地認識到,渤海與大唐的關係是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不惜以自己的身家性命,維護渤海與大唐的關係,具有非凡的膽識和眼光。他的以身作則和朝廷的武力威攝,使得大武藝幡然悔悟,懸崖勒馬,挽救了渤海國。大門藝的行為對渤海後代統治者產生了深遠的積極影響,這一點在“安史之亂”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大武藝在位十八年,於公元737年壽終正寢,其子大欽茂繼位。唐朝冊封他為渤海郡王、左繞衛大將軍、忽汗州都督。大欽茂雖然不像他的父親那樣驍勇善戰,東征西討,但其政治頭腦非常清醒。他以唐朝為榜樣,勵精圖治。他不僅大膽啟用文人,使各級領導機構知識化、科學化,還大力提倡學習吸收中原文化,在當地建立學堂的同時,還向唐朝派出大批“留學生”,中原的科學文化開始大量地向渤海湧進。這些措施,讓渤海政權更加穩固,“海東盛國”現出雛形。如果說以武略治國有方的要數武王大武藝和宣王大仁秀的話,那麼,以文治著稱的就是文王大欽茂和第十一代王大彝震了。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本來,地處邊陲的渤海與這場叛亂沒有任何關係,但是,安祿山以平盧節度使併兼任渤海黑水四府的經略使,正巧是渤海郡王大欽茂的頂頭上司,這就使渤海處於極其敏感的位置上。大欽茂對這場叛亂有著清醒的認識,並做好了必要的準備。首先,他把重兵調往西線,以防安祿山將戰火引向渤海;之後,又頻繁地派出使者前往東鄰日本,與日本互通訊息,並主動為日本與唐朝來往的使者設定中轉站。戰爭使渤海與唐朝有四年時間失去聯絡。而在這四年中,大欽茂對唐玄宗一直忠心耿耿。
公元756年,大唐之平盧留後徐歸道派人來渤海徵調兵馬,要求渤海派騎兵四萬來會,合擊安祿山。大欽茂沒有輕信,將來人扣留,然後派人核實情況。結果,同年末,徐歸道歸附安祿山,成為反唐的干將。後來唐朝準備收復失陷的西京,派進義到渤海聯絡,大欽茂對此同樣表示懷疑,“且留進義,遣使詳問”。上述事件可以看出,大欽茂不僅在政治上幹練穩重,而且深明大義,對大唐忠心不渝。因“安史之亂”遠避四川的唐玄宗,對大欽茂無限感激。“安史之亂”平定後的公元762年,大唐正式詔以渤海為國,晉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此後,渤海國與大唐的聯絡更為緊密。
馮道自己對渤海國本身也頗有好感,這主要是因為某種文化認同感——渤海國在接受唐朝政治制度、學習科學生產技術的同時,也將中原的儒學、佛教、文學藝術等也大量地吸收到渤海。唐朝與渤海互派的使者,大多都是飽學之士,在完成政治使命的同時,也大量地傳播了中原文化。渤海派到長安的“留學生”,學習古今制度,攻讀儒家經典,參加唐朝的貢舉考試。渤海國相烏炤充與其子烏光贊,先後考中進士,一進傳為美談。渤海地區普遍使用漢字,渤海人也有較高的文學造詣。晚唐著名詞人溫庭筠曾寫下這樣的詩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疆裡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勳歸舊國,佳名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晚霞。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
顯然,大唐文化對渤海的深刻影響,作為文人出身的馮道,自然而然地親近這樣一個跟自己“車書本一家”的渤海屬國。實際上也正是由於渤海統治者不因循守舊,固步自封,積極學習中原各種成功的經驗來發展、狀大自己,這才使得他們能坐穩二百多年的江山。
“朝廷自右相輔政以來,倉廩豐實,萬民齊頌,討賊伐逆,戰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