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且,侍丁養老之制在唐朝也得到進一步完善。“男子七十五以上,婦人七十以上,中男一人為侍。八十以上令式從事(依有關法令辦理)”,“諸年八十及篤疾,給侍一人;九十,二人;百歲,五人。”若子孫人數不夠,“聽取近親”,“無近親,外取白丁”。以非親屬之白丁,免役以養孤老,這種“侍丁”就是國家僱請的了。對孤寡老疾的經常性濟養,唐令還規定:“諸鰥寡孤獨貧窮老疾不能自存者,令近親收養。若無近親,付鄉里安恤。”

大唐不僅在物質生活方面充分體現了孝文化的深刻內涵,而且把孝文化上升到了精神層面,那就是“色養”。何謂“色養”?《論語·為政》裡說:“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子夏問孝。子曰:‘色難。’”後來朱熹集註:“色難,謂事親之際,惟色為難也。”一說,謂承順父母顏色。何晏集解引包鹹曰“色難者,謂承順父母顏色乃為難也。”後因稱人子和顏悅色奉養父母或承順父母顏色為“色養”,說的是子孫要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

唐初名相房玄齡在對父母“色養”方面堪稱典範,《貞觀政要》卷五有言:司空房玄齡事繼母,能以色養,恭謹過人。其母病,請醫人至門,必迎拜垂泣。及居喪,尤甚柴毀。太宗命散騎常侍劉洎就加寬譬,遺寢床、粥食、鹽菜。

由此可見,“孝”在此時,被認為具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價值。只有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才能忠於國君。修身,才會齊家,也才有國治天下平。

李曜之所以有偌大的君子名聲,在李克用致函之後,也不得不放下手頭一切雜事準備北上,正是因為在這個時代,你可以刻薄、可以吝嗇、可以嗜殺、可以暴虐,但絕不可以被冠以“不孝”二字。要知道,唐朝的歷代皇帝諡號,無一例外地都加進了一個“孝”字,足見連皇帝都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疏忽半點,更何況李曜這個還不是皇帝的區區朝廷宰執?

當初他還是“李五郎”時,被那對兄弟逼成那樣,只因為老父幫著他們,就不得不處處忍讓,最終含冤斷情,何也?不敢對抗這洪流一般的孝道是也。若以後世某些做兒女的習慣,動不動就頂嘴,動不動就在父母面前發脾氣、摔東西,在古時只怕早就被官府處理,然後被街坊鄰里當作反面教材反覆宣傳了。

因此李曜一說這話,就算王摶再怎麼覺得危險,覺得不該去,也無法再勸,偏殿中的氣氛,頓時顯得有些怪異。

劉崇望人老成精,見狀便出來插了一嘴,道:“大王,某執掌度支,近來有一事為難,想請大王指點。”

李曜略微好奇,劉崇望這位老相公對得起他的名字,一直是地位尊崇、德高望重的,過去在自己面前說話雖然客氣,但卻很少這般,簡直有些低聲下氣了,不知今日卻是為何?當下便道:“豈敢,豈敢,閣老有話但說無妨。”

劉崇望正色道:“南衙北衙,俱為朝廷兵馬,當由朝廷出資養兵,然則,如今南北二衙,有兵二十五萬餘眾,乃是過去神策三倍。朝廷自大王入中樞以來,固然收支漸豐,然則供養二十五萬餘眾,實是吃緊。更兼這南北二衙新軍,乃是以此前河中精銳為範,甲堅兵利、食貨甚豐,錢帛花費,倍於神策。度支經過計算,若如此養兵,每年足須耗費四百三十萬貫!大王,中樞財政如何,無人更比大王明瞭,去年歲入頗增,也不過七百六十三萬貫,試問大王,如此可長久乎?”

李曜點了點頭,道:“如此來看,軍費開支所佔國用比例的確上漲了不少,但是閣老也該看到,去年朝廷用兵不斷,這才是軍費大漲的主要原因。若是承平之時,軍費也不過百三四十萬貫左右。而且從國庫盈餘來看,雖然軍費大漲,但國庫反而盈餘了二十餘萬貫,比此前年年赤字——我是說虧空——總強了不少。而且,孤預計今年國庫收入還將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民國]秀色可餐(限)

尚扇弱水

穿越田園風光

莫如歸

諸世紀

臥陽

重生學霸:祖國有我,繁榮富強!

穿拖鞋的公主

全世界你最美味

春風榴火

絕世唐門:究極魂導師

阿拉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