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續上漲,閣老無須為軍費擔憂。”

劉崇望壽眉一挑,本想指出李曜這是避重就輕,想想還是算了。原來劉崇望原本的意思是說李曜藉機將自己麾下的河中軍改為南北二衙禁軍,如此一來,朝廷出錢供應禁軍,但禁軍本身卻只聽命於他,未免太精明瞭一些。但他又想道,若非李曜的鼓勵工商,而連續的戰爭導致包括軍械監自身在內的各種“工商企業”所繳納的商稅大幅提高,因而國庫的確“扭虧為盈”,那朝廷欠大唐錢莊的錢只怕真要更多了。兩相抵消,劉崇望決定忍了——少賺總比虧本好不是麼?

王摶見劉崇望把話題引開,而李曜北上太原之事又無法再勸,只好也拿出政事來談。便也拱手道:“大王,有件事須得大王首肯決斷。”

李曜知道自己最近在朝中時間太少,朝廷裡肯定堆積了不少只有自己才能定論的事情需要處理,便點頭道:“王相公請說。”

王摶道:“沙州傳來訊息,沙、瓜兩地豪族聯手推翻李明振諸子統治,重新將歸義軍大權交還給了張承奉,如今張承奉遣使上表,請朝廷正是冊封他為歸義軍節度使。如今朝廷究竟該命誰為正溯,還請大王決斷。”

李曜卻愕然一愣:“歸義軍?”

王摶等人同時一怔,秦王竟不知道歸義軍?

好在李曜腦中存著這具身體本身的記憶,忽然想起來歸義軍是怎麼回事了——他只是此前從未關注過歸義軍,剛才才陡然一愣。

所謂歸義軍,是在宣宗大中五年時,推翻吐蕃而崛起的,其節鎮治所在沙州——即後世敦煌。

所謂沙州,從漢至隋這一段時期,一直叫做敦煌郡,唐初改名為沙州,下轄敦煌、壽昌兩縣。沙州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也是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大門,屬於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唐初,大唐在河西節度使治下,有八軍之說(赤水、大斗、建康、寧寇、玉門、墨離、豆盧、新泉),沙州的主要軍事力量正是常駐邊防軍“豆盧軍”約4300人。豆盧軍的主要兵員為降伏唐朝的吐谷渾番兵——豆盧這名字有點怪,其實就是因為它就是出於吐谷渾語,意為“歸義”。

在太宗、高宗乃至玄宗前期,突厥和吐谷渾基本上已經是被大唐打得半死不活了,而吐蕃還是個成長中的楞頭青,因此大唐在西域一直獨孤求敗,甘州(張掖),肅州(酒泉),沙洲(敦煌),瓜州,涼州(武威),蘭州,伊州,西州,庭州,廓州,鄯州,河州,岷州均是唐在西域的重要城鎮和半軍事要塞,在令高仙芝“一敗成名”的怛羅斯之戰前,大唐的擴張達到了頂峰。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倉皇逃往成都,兒子肅宗卻在靈武即位,於是玄宗就很莫名其妙的“被太上皇”了,從此基本退出歷史舞臺。考慮到西域戰亂不斷,軍隊的戰鬥力很強,很沒有安全感的肅宗便命令西域諸軍迅速勤王,一夜之間,大唐在西域的15萬主力精兵奉命東進,西域立時處於軍事真空狀態。

本來在青海,哥舒翰的對吐蕃作戰打的有聲有色,吐蕃一時還要躲著這位名將走路,但大亂之中,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等堪一戰的大將們因為朝廷失策,陸續死於非命,吐蕃實在是不下手都不好意思,終於在乾元元年趁勢北上,逐漸頂不住的朝廷被迫在寶應二年設立了一個神奇的職位“河已西副元帥”(無風注:這名稱沒寫錯。),這職位有點像明朝的遼東經略使,不過比經略使還要更慘的是,連像樣的正規部隊都沒有,主要任務是整合河西、北庭、安西三地的殘餘唐軍,抵抗吐蕃的攻勢。

雖然初期的抵抗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首任的河已西副元帥楊志烈在永泰元年在涼州抵抗吐蕃時,由於“士卒不為用”,只得往甘州逃命,於途中被沙陀人所殺。隨後大曆元年,吐蕃人攻陷河西重鎮甘州,肅州。再第二年,作為楊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民國]秀色可餐(限)

尚扇弱水

穿越田園風光

莫如歸

諸世紀

臥陽

重生學霸:祖國有我,繁榮富強!

穿拖鞋的公主

全世界你最美味

春風榴火

絕世唐門:究極魂導師

阿拉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