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4節,東唐再續,雲無風,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取“安河隴,保長安”的防禦策略。正如班勇所說:“邊境者,中國之唇齒,唇亡則齒寒,其理然也”,桓寬也說:“邊強則中國安”。在歷史上,中國的歷代統治者在對待邊疆治理上基本上都採取這一態度,唐朝也不例外。在對待吐蕃問題上,就採取以邊境保中國,即“安河隴、保長安”的防禦策略。

唐朝初期,尤其是太宗一朝,唐朝邊境穩定,與周邊民族部落之間相安無事。從高宗開始,唐朝勢力開始停滯不前,到武后時期則明顯開始衰弱,遠不如前。而在其北方、東北、西北及西南的少數民族勢力卻逐漸發展強大起來,不斷伸入唐朝境地,對大唐的邊疆統治形成了威脅。初期,唐朝在邊境地域設定的都護府,到中期以後,也是勢力大減,很難抵禦少數民族的勢力發展,有的甚至向內地遷徙,有的成為行政單位,為了邊境的穩定和加強對少數民族的統治,大唐在邊鎮重新設定了新的軍事管理機構——節度使。

所謂節度使,就是掌握邊鎮武力的官員,又稱方鎮或藩鎮。節度使的設定,目的就是為加強邊防,給邊境諸州都督帶使持節(節是權力的憑證),以增其臨濟決斷的權力,主要是防止少數民族的入侵,從而保障邊疆的穩定和內地的安全。節度使的形成,實際上經歷了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節度使”一詞早在高宗永徽年間就出現了,“自高宗永徽後,都督帶使持節者始謂之節度使,然猶未以命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未來獸世:我靠植物闖天下

把酒話桑麻

大仙別摸

曉空殘月

聽見秋光

哆啦茜

醋精老公太瘋狂我每天都在修羅場

家喵喵

在死神遊戲裡霸凌BOSS

我與此物有緣

獨家偏愛

遲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