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四章 為之計長遠,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三十四章

為之計長遠

這也與古代交通有關。

但凡查古代文獻,就會發現那些猛將兄們,大多有聲達一縣,打遍某縣無敵手。比如岳飛就是這樣的人。在發跡之前,是打遍湯陰無敵手。

再往上,要達到府一級別還行,但是打遍全省無敵就不可能了。因為一個省裡面每一個縣都跑一遍,就要花很長的時間了。如果打遍全國,那這個人一輩子就在路上了。

沒有現代化的交通與組織,天下第一都是虛名而已。

當然了,俞大猷這個天下第一,也不全部是水分,俞大猷年輕的時候,是非常喜歡與人比試,頗有幾分武痴風範。他行軍打仗,到北-京,還有各地上任。每到一地,都與當地武術名家交流。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上少林寺了。將少林寺給踢了,然後嘆息,少林寺的絕學不傳。

要不是,他是個當官的,看看少林寺能不能讓讓他活著下少室山。

但是雖然勝過俞大猷的武藝的人,周夢臣夾帶裡面沒有,但是不次於俞大猷的高手,周夢臣夾帶裡面不是沒有的。無他,就是在大同。

大同慣出精兵強將。其中豈能沒有幾個武藝高強的。不說別的。單單說馬芳。馬芳對俞大猷天下第一,未必服氣,只不過兩人天南海北的,又是朝廷命官。總不能為了區區武藝上的高低,千里迢迢打一架吧?

而周大同僅僅是一個孩子而已。也未必需要天下第一高手來教。次一等的高手上面做教頭,周夢臣選都選不過來。

之所以,讓周大同拜俞大猷為師,一方面固然是給孩子選最好的老師,是每一個家長的本能。另外一方面,周夢臣覺得這俞大猷可以教周大同一些別的。周夢臣是讓周大同拜俞大猷為師,古代的師生關係是怎麼樣的。前文已經說過了。俞大猷為周大同的前途著想,也不可能僅僅教授周大同一些武藝。

俞大猷雖然沒有文官的功名。但是對四書五經也是比較精通的。兵法戰策,陸戰海戰更不用說了。

俞大猷不可能僅僅教授周大同武藝的。這也不是俞大猷授徒方式,整個水師之中大部分將領,都是俞大猷調教出來的,就可以看出俞大猷的教學能力與對培養弟子的方向了。

最後,就是政治上的事情。

周夢臣的心中,未來的大明定然是深入海外爭霸之中,水師定然會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而周夢臣覺得他與水師之間的聯絡,還並不緊密。

對,馬芳,戚繼光等人與周夢臣之間的關係相比,俞大猷與周夢臣之間的關係,有些太官方了。這與俞大猷的品行也有關係。俞大猷本身對政治就沒有那麼敏感。

周夢臣希望周大同成為俞大猷的親傳弟子之後,俞大猷與周夢臣的關係能夠更近一點。而周大同未來也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既然不想從文,那就從武吧,將來大明對外擴張的時候,未必不能混了爵位。

這是周大同所不知道的。

母親對他安排,是停留在表面。而父親對他安排,卻是伏線千里,或許他自己會不知不覺地走上這一條路,而不自知。

周夢臣已經說道了這個份上了,俞大猷又能說些什麼?他只能說道:“大人抬愛,俞某敢不從命,不過,還讓餘某摸摸骨相。”

俞大猷就是俞大猷。如果是別人。即便是為了拉關係,也答應下來了。此刻他還考慮孩子能不能練武的事情。

周夢臣說道:“那是自然。”

俞大猷伸手抓住周大同的手臂,一處處摸過去,而後壓了壓周大同的肩膀,又從後背摸脊樑骨,一路摸了下去。說道:“不錯,是練武的好苗子。”

周夢臣立即對周大同,說道:“大同,還不拜師。”

周大同立即跪了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