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三章 父母之愛子,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沒有什麼升官可能的老將,讓他們臨退下之前,也有一個升遷的地方。”

在大明,最重要的水師其實是長江水師,長江水師總兵官長期由勳臣擔任。比如誠意伯一脈,在清軍南下的時間,就是掌管長江水師的。結果一觸即潰。

在周夢臣的心中,長江水師有自己的作用。剛剛說道清剿水賊。維護交通,乃至平叛的任務。但本質上成為二線水師。

讓一些在海外升遷的將領,來養老或者鍍金。同時也作為一支預備隊。

一旦大明水師遭到了毀滅性地打擊,就能短短一年到兩年之間,重新組建出這樣新水師。以大明而今的造船業,完成這個任務不難。但是熟悉水師的將領就有些難了。

在周夢臣當時組建水師的時候,真正能稱為海上將才的,其實也就俞大猷,與尹鳳。

而今大部分海上將領,其實都是俞大猷一手一腳帶出來的。

但是將來,大軍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如何組建第二支水師,而長江水師的軍官就夠用了。

周夢臣知道,讓大明水師全軍覆沒的事情,可以到永遠不會發生。周夢臣做出這個佈置,可能永遠不會有用。但是周夢臣而今是國家重臣,很多時候也要為大明將來面對的種種可能做準備。

寧願將來沒有用,也不要未來真有這樣的局面,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俞大猷卻沒有想到這裡,只是覺得周夢臣是為他著想,說道:“多謝大人。”

這也不怪俞大猷。

原因很簡單,是兩個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

周夢臣之所以遇見大明水師全軍覆沒的場景,那是設想在大明與整個西方進行全球爭霸的時候,戰場在南洋,印-度洋,乃至於東非一帶。而俞大猷可沒有想過這些。

畢竟周夢臣想將大明往這個方向推,而俞大猷根本沒有想過。他覺得而今的大明水師,是僅次於鄭和時代,已經是天下無敵了。

不可能出現全軍覆沒的情況。

遠洋作戰,很多細節是難以把控的。周夢臣自然希望大明勝利。但是大國最大底氣,就是不管失敗多少次,依然能敗得起。

周夢臣說道:“有一件私事,還請俞將軍答應。”

俞大猷說道:“大人請講。”

周夢臣吩咐一聲,將周大同從後院帶回來,說道:“這是犬子,仰慕將軍武藝,希望能拜在將軍門下。”

俞大猷大吃一驚,說道:“大人,我一個粗人。豈不耽擱了貴公子。而且武藝小道爾,貴公子又何必學啊?”

俞大猷認識太清楚了。他雖然武藝是天下第一,但太明白,武藝一道,即便練到他這個地步,也不過是百人敵,利用地形,乃至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與身上的甲冑。一個人打一百個人,已經是極限。

再多是不可能了。

戚繼光也是很厲害的,但歷史上,在他帶來衛所軍與韃子第一次交鋒的,他身先士卒,衝入韃子之中,連殺數日,好生威風。但是一回頭,自己部下全部跑光了。任戚繼光英雄蓋世,也只能轉頭就跑,他一身武藝,只能保證他跑快點,不讓韃子包圍而已。

更不要說。火器的大量使用。武功再高,一槍撂倒,一槍撂不倒?那就大家一起,排槍準備。任你天下第一,不過一死而已。

俞大猷如果單單是武藝天下第一,他根本沒有現在的位置。真正讓他有現在這個位置,是他的兵法。而不是武藝。

周夢臣說道:“奈何孩子喜歡。俞將軍就收下吧。”

周夢臣之所以讓大同拜俞大猷為師,其實也不僅僅是為了周大同,不客氣地說,俞大猷雖然號稱天下第一,但這個天下第一是號稱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