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六章 海路進京,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處理完最後的事情,就等著揚帆起航了。
依舊是從上海港出發,與海運糧食一起走。
一番歡送就不用說了。周夢臣在船上,王宗沐也是一路陪同。
去年,嘉靖裁定之後,海運衙門也就成立,每年負責不定數的漕糧入京。雖然說,嘉靖裁定的是兩百萬石,但是很多時候漕糧也是有浮動的。
如果北-京缺糧的話,也會增加一些漕糧。
大家都知道海運各種便利之處。自然不願意走漕運。也就是說嘉靖裁定之後,真正固定下來的反而是漕運兩百萬石。浮動的都在海運這邊,一般要比兩百萬石要多。
周夢臣對王宗沐也是很欣賞的。
而今的王宗沐乃是海道御史,專門負責海運這一件事。
不過,在周夢臣看來,海運已經有了具體的章程了。也就不用王宗沐負責了。而且王宗沐在這一件事情,也充分地展現了自己的才華。
自然要拉到麾下,好好培養。
而且王宗沐資歷能力,已經能夠問一問巡撫一職了。調入京師,也可以試探一下各部侍郎了。這樣的人才,周夢臣從來是少的。
周夢臣對王宗沐說道:“海運也算成了,王兄也算是夙願得嘗,今後有什麼打算?”
王宗沐說道:“這都是大人提攜。如果沒有大人,海運這一件事情,不知道什麼事情才能做成。我自然是聽大人吩咐。大人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周夢臣說道:“你我之間何須客氣?有什麼話就說吧?”
王宗沐說道:“大人,我自己倒是沒有什麼想法。只是有一件事情,我覺得應該稟報大人。”
周夢臣說道;“何事?”
王宗沐說道:“鄉人出海,從寧波到上海,卻要繳納兩次關稅。負擔太重,海疆萬里,是不修之運河,不建之馳道,決計不僅僅用於海運數百萬石而已,只是而今有太多的地方未有建功,如果大人允許,我想做這方面的事情。”
周夢臣其實很清楚這種進出口與國內海運混淆的情況,一方面是避免海貿逃稅。另外一方面。其實這年頭海運比陸路便捷太多了。而朝野府庫虧損太多了。周夢臣其實也想多徵收一點賦稅。
不過,周夢臣也覺得。朝廷應該專門負責海上事務的衙門。不僅僅是海關征稅而已。
在地面上,有對海洋專門管理的衙門,也就是南洋巡撫,北洋巡撫,以及臨海各省都有管理海上的責任。但是中央部門之中,有哪一個部分說自己是專門負責海上的。
是沒有的。
關乎海洋權力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犄角旮旯裡面。很多掌握這些權力的人都想不起來。畢竟在此之前,大明對海洋的所有管理,就是沒有管理。
周夢臣說道:“讓你來管?你準備怎麼辦?”
王宗沐於是洋洋灑灑說出來自己的方略,對外洋船隻,漁船,沿海貨運船隻怎麼區分。對沿海貨運怎麼限制與管理,對漁民怎麼管理。等等。
王宗沐說了很多。
在周夢臣覺得王宗沐忽略了不少東西,他專注的是沿海航線,對海外,對島嶼幾乎沒有說一個字。
不過,這已經不錯了。最少王宗沐在想控制住,沿海幾十海里的範圍,也就是現在大部分民船沿海航線的範圍。只是具體行與不行,還要多想想。只是周夢臣而今沒有這個心思說這些。
周夢臣只是記在心上,隨即問道:“而今天津港怎麼樣了?”
王宗沐說道:“大人有所不知道,而今天津已經是北方第一大港了,而繁華得很,大家都說,能勝過臨清。號稱小江南。”
如何後世的天津對臨清自然是嗤之以鼻。但是而今卻不是這樣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