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七章 對馬換濟州,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催得比較急,李梁這才整合了萬餘精銳人馬,前來與明軍匯合。

作為徵日的前哨戰。周夢臣將這一戰定位朝-鮮平叛之戰,也不用管什麼外交禮儀。直接進攻就行了。

周夢臣也派東海水師副總兵尹鳳助戰,胡宗憲統領朝-鮮兵,大明軍隊,琉球軍隊,總計兩萬多人。在朝-鮮軍隊到達之後,就圍攻對馬島。

一連打了三日,才報捷。

只是周夢臣一看捷報,差點笑出聲來了。

胡宗憲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抱怨,抱怨不該帶朝-鮮軍隊上戰場,如果沒有朝-鮮軍隊,這一戰早就打完了。

這兩萬多人的軍隊之中,大明總共不到一萬,其中一半是水師。

對馬島船隻雖然不少,但是哪裡是大明水師的對手,開戰不過一天,就清理了對馬島所有的船隻,將對馬宗家封鎖在兩個島上。

宗家是很識實務的,一見打不過,就立即派出使臣說願意投降。開出了很多條件,什麼家主切腹謝罪等等,總之,不惜一切代價,讓宗家存在下去。

胡宗憲對此無所謂,既然這個島已經劃給朝-鮮了,對島上的處置,胡宗憲就不插嘴了。

而李梁與朝-鮮官員商議過後,決定一定要將宗家連根拔起,不留一絲餘地。畢竟宗家的信用並不是很好,當年臣服於朝-鮮世宗皇帝,後來見朝-鮮不行,又投靠日本。

這也罷了,最重要的是,朝-鮮知道,今日打下對馬,不是因為自己的實力,而是借了天朝的力量。而天朝不可能長久地在這裡。

他們必須為天朝力量撤走之後,做準備。

一旦天朝水師撤走了,宗家還在對馬島上,他們未必能維持住對對馬島的統治。

出於這樣的考慮,他們是一定要將宗家斬盡殺絕。

胡宗憲對此不在乎,不過,胡宗憲知道如此一來,宗家的抵抗定然非常堅定,對馬島將來又不是大明的。胡宗憲自然不願意大明將士為朝-鮮流血。

就讓朝-鮮主攻。

朝-鮮方面也贊同了。畢竟大明打對馬宗家,簡直如同砍菜切瓜。他們也覺得他們能行了。

於是如此三天。胡宗憲見識了一次又一次的砍菜切瓜。不過這一次朝-鮮軍隊才是瓜。

分明已經困在島上,外援斷絕了。而大明雖然不願意為朝-鮮流血,但不吝嗇火炮。有空就幫朝-鮮轟擊對馬一些建築工事什麼的。

但是朝-鮮軍隊一上岸,不出一個時辰,必然會狼狽不堪的下來。

甚至如果沒有大明水師在近海支援,朝-鮮軍隊很有可能全軍覆沒。

這看得胡宗憲目瞪口呆。看朝-鮮軍隊的表現,讓胡宗憲不由得想到了江南的衛所軍,甚至覺得號稱朝-鮮精銳的軍隊,比東南衛所軍還要弱一些。

李梁似乎覺得面子掛不住,一次又一次督促進攻。自然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從這一點也看出來,這位李國舅,在政治上或許有些手腕,但是在軍事上 ,簡直是渣渣。他平定倭亂是失敗是應該的,如果成功了才是滑天下之大稽。

最後朝-鮮軍隊死傷過半,李梁不得不請求胡宗憲出手。

胡宗憲也不想拖延時間了。於是派出戚繼美一部攻島,結果明軍一上島,局面大為不同。對馬宗家家主,肉坦出降,願意接受大明朝廷的一切處罰。

這反而讓胡宗憲難住了。

李梁自然要求斬盡殺絕。但是胡宗憲代表大明,絕對不能這樣做的。如果真這樣做了,從今以後誰會投降天朝啊?朝-鮮想要斬盡殺絕,讓朝-鮮自己去打。而今他們已經投降朝廷,就不能這麼處置了。

不過,考慮到了朝-鮮作為大明忠實屬國。他們的利益也是要得到保證的。胡宗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