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血色的勝利,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五十八章
血色的勝利
“殺----”吳惟忠渾身浴血,被壓制很長時間的明軍,內心之中憋著一團火。此刻忽然爆發出來,一下子將本來狀態不好的島津軍打崩了。
島津軍的潰逃,甚至更利於明軍的發揮。
島津義久之所以冒著生命危險,鼓舞士氣不斷向前。就是他發現,明軍火器裝備數量太多。不陷入混戰之中,不利於島津家的發揮。
而他也相信島津家武士的勇猛,只要陷入混戰之中,刀鋒之上爭一個勝負,那麼獲勝的一定是他們島津家。
大抵覺得明軍以火器精良勝,而他島津家以血勇之氣勝。
而今也是如此,當島津家軍隊紛紛撤退的時候,島津家最大的傷亡出現了。因為拉開距離之後,明軍沒有急著追擊,而是墜在島津家潰兵後面幾十步的距離,什麼手榴彈,火銃全部發揮出來。
島津家的潰逃,本來就沒有組織,在丘陵地區,能供大隊人馬逃竄的路線本來就不多,除非有人願意將所有武器都扔掉,用類似攀巖一般的辦法逃掉,否則就要堵在幾個地方。
即便有士卒願意用這個方法逃竄,他們能逃走的也不會太多。
於是,這些堆集在一起的潰兵。根本就是明軍的活靶子。
島津家的將士,成片成片的倒下去。
即便有一些有血性的武士,糾集了一些人馬,進行決死反攻,但是在明軍陣前也敗下陣來,畢竟島津人雖然多,但已經失去了組織,而明軍傷亡也不小,但是骨幹還在,大量基層軍官陣亡之後,都有填補。最基本的指揮架構,還是沒有變的。
他們這些人的決死反撲,被明軍輕描淡寫的撲滅了。
一場從中午時分一直鏖戰了二個時辰的大戰,終於落下帷幕了。
島津家大部隊踩著血肉之路,逃向了北方群山之中。雖然下面有很多人都想追擊。但是吳惟忠還是下令收兵,在這個無名丘陵上安營紮寨。
畢竟,距離天黑也沒有多長時間了。他們對這個地形也不算熟悉。而且島津家雖然大敗,但是依然給吳惟忠帶來深刻的印象。
島津家的兵源素質,戰鬥能力,乃至於戰鬥韌性,承受傷亡的能力,都讓吳惟忠吃驚。
他跟隨戚繼光橫掃沿海,還平定張璉之亂。但是遇見的種種對手,沒有如同今日如此兇悍。甚至吳惟忠覺得,他今日之勝,不是勝在島津家士卒不夠勇猛。而是勝在組織架構上,島津家在日本大名之中,是出了名的武士多,甚至薩摩藩這些地方,島津就是大姓,正是因為島津家武士多,島津家比起其他日本大名,凝聚力是比較強的。很少能搞出麾下家臣投敵的事情。
但是即便如此,島津家的凝聚力也是與日本其他大名而言的。而周夢臣建立起的軍制,有接近近現代的組織架構了。即便承受再傷亡,只要軍官團體不崩潰,軍隊就不會崩潰。甚至他吳惟忠戰死當場,軍中也是有副手代替指揮的。軍心士氣不會有太多震動。
而島津家,不,乃至整個日本大名,他們有太多的封建遺留,在組織架構上,還沒有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完善。
島津家軍隊細細一分的話,就會是很多人的私軍。所以島津家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承受傷亡的能力,是遠遠不如大明的。島津家中層將領都是各自有石高有私軍的家老家臣,他們帶隊衝殺,如果自己死了,他們的地位很難一下子被替代,即便是能夠有替代,但是如果連續死上兩三個,就徹底沒有替補了。
整個組織架構就處於崩盤的狀態。
而明軍死多少。按規定替補就行了。當然了新替補的或許遠遠不如之前的軍官。甚至不合格。但是連續戰死數任主官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要求了。甚至即便有千戶的官職,幹得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