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八章 血色的勝利,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百戶的活。
軍中就這麼多人了。
如果島津家能夠按照大明的軍制重新編組,今日之戰,勝負難說。當然還有明軍的優勢,那就是火器,一戰下來,大多數火銃都不能用了。
要知道,周夢臣對火器的要求,從來是效能可以不好,射程可以短一點,重量可以重一點,但一定要皮實。幾乎到了你只要不將槍管之中塞滿火藥,硬要將他引爆之外,很少有炸膛的。
更不要說手榴彈了。
雖然吳惟忠還沒有清點,但是他估計出發時候近三萬枚手榴彈,而今不剩下多少了。能留下一兩千枚就不錯了。這手榴彈在戰事之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沒有這手榴彈。不知道要死傷多少人將士。
甚至會輸掉這一戰。
畢竟,義烏將士雖然頑強,但是人畢竟不是鋼鐵,戰鬥到最後一兵一卒,說起來容易,但是很多時候是做不到的,現代的軍隊都未必能做到。
更不要說這個是的軍隊了。
如果島津家能持續攻勢,明軍未必不會有崩潰的時候,只是可惜,島津家內部比明軍更脆弱而已。
“這就是戰勝於朝廷吧。”這是吳惟忠打過這一仗最深刻的體會。他沒有想自己指揮若定,在人數遠少於敵人的情況下,維持住了基本的方向,沒有漏洞。更沒有去想自己反撲時機拿捏的時機有多準,那時候大明將士,只要能喘氣的都衝了下來,才有這輝煌的勝利。
他思考的反而是戰勝背後的東西。
說明吳惟忠的思維層次,已經侷限於戰將這一層次了。漸漸地到了更高維度。
就在吳惟忠親自檢視傷員,檢點傷亡人數的時候,數名騎兵從霧島方向而來,卻是戚繼光派來的信使,大軍還需要一陣子才能到達,派他們來這裡看看情況。
在日本,騎兵是很稀奇的。即便是威名赫赫的武田赤備,真要細究起來,也不過爾爾,原因是日本馬種問題。原生的日本馬不好,與滇馬相近。體型所限,根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東洋大馬,那已經是明治維新之後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因為乘船渡海不容易,有一隊騎兵在日本戰場之上,會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不過,這一隊騎兵乃是戚繼光的親兵,為首叫戚八。乃是跟隨戚繼光的山東老兵。也是算戚繼光的家丁,將領養一些武裝家丁,是這個時代很風尚。而且也有很實用的作用,雖然在周夢臣的軍制之中,這種親兵一般的家丁,作用越來越少。但是一時間還真不到取消的地步。
不僅僅周夢臣有家丁,戚繼光有家丁,俞大猷麾下也是這種類似家丁,只聽將領不聽朝廷計程車卒。
戚八一看戰場,先是一驚,隨即又鬆了一口氣。驚得是屍體太多了,層層疊疊,一眼看不到頭,鬆了一口氣的原因是,是知道打贏的是我們。
原因很簡單,明軍將士的屍體,已經按照建制,一具具的找出來。如果一時間找不到,先空著這個位置,在平地上鋪開很大的面積。
這是從大同軍中遺留下的傳統。不管是要火葬,還是就地掩埋。總是按建制來的。
至於日本人?呵呵,根本沒有挖坑,都扔到一片天然的深溝之中,不知道是不是夏季洪水衝開的。丟進去掩埋就行了。至於會不會被雨水衝出來,就不關他們的事情了。
雖然為傷亡如此多的將士而憂心,但是戚八知道,打贏了才有心思傷心,沒有打贏的話,連傷心的資格都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