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三章 正國事,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零三章

正國事

民壯是大明軍事體系之中很不起眼的設計。根本不在兵部花名冊上,乃是當地官府為了應對局勢。或防範盜賊,或把守關卡的軍隊。不,幾乎不能稱之為軍隊。

但是隨著明軍衛所軍的衰弱,民壯在軍事上的分量也就越來越重要了。臨時糾結的民兵武裝,甚至軍器都不大夠,讓他們直接面對敵人的精銳之師。自然是輸多勝少。但是戰鬥之中,不僅僅需要精銳之師,也需要炮灰的。

甚至這些人連一個撫卹都沒有,一卷草蓆就埋了。故鄉的家人都未必知道。

周夢臣想起當年京師城下,那些單薄的民兵。他們雖然人數眾多,戰鬥力薄弱,也沒有什麼功勞。但是不能因為這樣,就否定了他們的犧牲與勇氣。

周夢臣說道:“陛下,以為他們為什麼願意赴死?為了朝廷補貼的幾鬥米嗎?而是因為,陛下在這裡,朝廷在這裡,這就是列祖列宗之遺德。只是,臣冒死問一句,陛下以為列祖列宗的遺德,就是無窮無盡的嗎?”

“周夢臣,你該死。”嘉靖大怒說道。

“臣罪該萬死。”周夢臣說道:“既然罪該萬死,那就不懼一死了。陛下以為列祖列宗之遺德是什麼?是土地,太祖在時,天下有三千畝以上的豪紳,都在太祖皇帝之案左。太祖雖然屢興大案,不利於士大夫,而利於小民。正是因為太祖皇帝,當時大明天下,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田耕,如此一來,太祖皇帝即便是用重典,民亦不覺有他。而今天下是什麼樣子的?福者有連壟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富可敵國,貧者,流離失所,求死不能。”

“陛下之遺德有幾?”

嘉靖猛地起身,壓低身軀,走到周夢臣面前,說道:“你以為朕不敢殺你?”

周夢臣說道:“於一個人來說,生死亦大矣,於一個國家來說,一個人的生死亦小矣。臣不懼死,唯懼一死令陛下得殺賢之惡名,卻是臣的不是了。”

周夢臣此刻,這個時候也有一些話趕話了。

當然了,這也與周夢臣從骨子裡對皇帝都沒有多少敬畏,雖然說,幾乎上距離皇帝越近的人,越對皇帝沒有所謂的神聖性。但是大明士子,到底是在忠君愛國的思想之中成長起來,如果說,他們沒有被薰陶,那也是不可能的。

而周夢臣對皇帝所謂的敬畏,就在於嘉靖手中的權力。

但是而今的嘉靖手中的權力其實已經削弱了很多。這種削弱在於嘉靖的身體的。嘉靖或許自己沒有感覺,但是嘉靖一場大病,對朝野並不是沒有影響的。

它在朝野上下一件事情,那就是嘉靖老了。

但凡有眼光的大臣,都會思考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的後嘉靖時代,他們該如何自處。不要小看這一些小心思,如果僅僅是一個人有這樣的小心思,嘉靖反手就鎮壓了。但是大多數人有這個小心思,嘉靖的權力自然就會被削弱了。

權力這東西很生氣,眾望所歸,即便職位不高,也有超越職位的權力。如果大家都知道,這個人快完了。那麼這個人很有可能真的完了。

而周夢臣也是今非昔比,嘉靖決計不可能如殺一個諫臣一般殺周夢臣。

別的不說,嘉靖難得不需要考慮江南塞北幾十萬大軍。已經周夢臣一手提拔上來的將領。即便他真的要殺周夢臣。也必須將這些人給處置了,最後才能輪到周夢臣。

有了這個底氣,又被嘉靖逼急了,這才說到這裡了。

嘉靖冷靜地說道:“朕不是嗜殺之君,只是你說是虛妄之言而已。宮廷之中,變起蕭牆之內,所謂民心,所謂根基,所謂遺德何在?”

嘉靖不是在狡辯,而是他對政治的理解,與周夢臣完全不一樣。

周夢臣對政治的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