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章 徐階最後的掙扎,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計,卻不是一成不變。自隋朝以來,科舉依然數變,唐分科以詩賦取,不過三十餘名。宋科舉乃盛,擴充名額。王安石以經義取士,至於本朝始為八股。科舉乃朝廷根本大計,但一朝有一朝的章程,一代又一代的需要。朝廷開國二百年,又有正德之亂政。陛下如紅日東出,一掃妖氛。振作朝綱。然局勢如此,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科舉之弊,乃天下人所共見,以至於激憤,非臣之私心為事。還請陛下,廣開門路,查納雅言。以安天下人之心。”
嘉靖看了徐階一眼,說道:“不知道,周卿想要如何動?”
周夢臣說道:“正如陛下所言,科舉乃朝廷根本大計,大動干戈的話,會動搖朝廷根基,故而宜小動,然後看情況逐步調整,不可隨意大動。臣以為先擬定三條。請陛下過目。”
周夢臣隨即從袖中取出一封奏疏,雙手奉上。
黃錦將周夢臣的奏疏轉嘉靖。
嘉靖開啟一看。細細斟酌了一番,他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那就是周夢臣的辦事能力,是相當強。他雖然擬定了三條。看似動作不大。但是本質上改變了科舉的局面。
周夢臣提出的三條是什麼?
第一,分數制度。
科舉說八股一篇定上下。但其實科舉並不是僅僅考八股。只是八股太重要了。除卻八股文之外,還有其他的科目,比如試貼詩,還有各種公文寫作。各級考試,一般都考三場。各種科目並不少。
其實,八股文最重,並不是朝廷規定的。還是在考試之中,約定俗成的。
一方面,是因為批閱的困難。畢竟這麼多試卷批閱出來,是很費工夫的。而且科舉也是有時間限制的。更不要說,科舉制度之中,還有糊名,謄抄。等流程,要人一筆一畫將卷子重新寫一遍,也是很費工夫的。這個時候自然要有權重。
另外一方面也是權重的問題,八股是經義,自王安石以來,以經義取士,已經成為共識。八股文其實就是經義文章的一種寫法,他也不時候朝廷規定的。
而是寫著寫著,大家一致認為這樣寫最方便。
就好像高考作文,議論文總要是總分總等結構,是考試要求嗎?不過易得分耳。
八股文作為核心考試核心要點,自然被重視。
其次,八股文更是高度規格化的文字,可以說看八股文,只需看破題一句,破題不行,下面就不用看了。
這樣一來,批閱卷子的人方便省事,而科舉之重,就在八股一篇上了。
而周夢臣提出的分數制度。卻是將科舉各項,以重要程度打分。最後算總分。這也就是後世的考試製度。
只是有一點,周夢臣很有分寸的。
那就是經義的絕對統治地位,不能動搖。也就是八股文的分數要制定很高,其餘什麼試貼詩 ,各種公文。判詞分數不高。
即便如此,這也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科舉考試的競爭是何其激烈。這些不重要的科目,林林總總加起來的分數與八股文的分數也就差不多了。容不得考生不重視。
也就是之前,科舉獨重八股的局面,有了根本性的轉變。畢竟即便八股滿分。其他科目分數不高,也是有可能落榜的。
而且這種制度,也無形中改變了考試座師,房師等一系列門生關係。
要知道這些關係都是因為科舉考試中,那篇八股文是誰選的發展開來的。因為文章有時候高下是難以權衡的。就要看誰慧眼識珠了。
但是而今一轉變為分數制度。八股文的地位下降,很多所謂房師的關係就不復存在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