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王畿倒戈,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七十二章
王畿倒戈
眾目睽睽之下,在靈濟宮前古樹樹蔭下面。
所有人都已經坐定了。
瞿景淳咳嗽幾聲,站了出來。說道:“諸位,諸位因為科舉之事,甚囂塵上。科舉乃是國家大計,不可不明。今日老朽為諸位賢達所推舉,組織了今日這一場大會,請諸位暢所欲言,議論國事。安天下之心。”
瞿景淳而今已經在翰林院之中任職,雖然隨著年資增長,已經成為翰林院侍讀學士,按理說是可以掌管經筵,但是奈何嘉靖是那一種讓別人給自己上課的人嗎?
所以依然是一個虛職。
這一次讓瞿景淳出馬,卻是雙方權衡利弊後的結果。雖然這一次誰主持都一樣。但是瞿景淳是翰林院出身,在翰林院坐了十幾年冷板凳。人脈深厚。而瞿景淳與周夢臣也是有香火情的。甚至算得上師徒之誼,更不要說,瞿景淳本身在文壇上也是有地位的,算得上時文大家。在八股文中的造詣,也是天下頂尖的。任何想考科舉的都要渡過他的文章。
在政治上地位不高,兩方都有交情。在文壇上也有名聲。作為一箇中立組織人選,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瞿景淳本人對科舉也是感情複雜。
瞿景淳一世功名大概都在八股文上。他一輩子大多都是務虛的,沒有什麼政績,而文章上又以時文為最好。可以說如果廢除八股,瞿景淳的地位會下降很多很多。但是同樣,瞿景淳在八股文上的造詣在當時為一絕。正因為如此,他更看清楚八股文的本質,不過一個文章遊戲而已。
文以載道,方是正理。而八股文選材太少。限制太多。早已脫離文章本質,已經變成了文字遊戲。能夠玩得好的,固然是厲害人物,但是玩不轉,也不代表不行。
這已經失去了朝廷選材的本意。
一個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一個是他心中的良知。這讓瞿景淳有些為難。而今也謹守中立。
就在瞿景淳的主持之下,很多人紛紛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多都是年輕士子。畢竟一開場,不好讓重量級的人物上場。
自然要給這些年輕士子的一些機會。
很快數個年輕士卒侃侃而談,相互辯駁。也算是將氣氛搞起來。
周夢臣眼睛一瞄,看見了一個人站了起來。不是別人。正是楊節。周夢臣嘴唇微微一挑,想看看他這個弟子的表現。
楊節一開口就截然不同。
別人說話,都是子曰詩云,引經據典。但是楊節一開口,就是資料。說道:“據我所知。院試,鄉試,會試之中,會試最簡單,錄取率在十分之一,院試差距最大。江南一代,逢百取一,逢二百取一,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在西南西北一些地方,連名額也沒有填滿的也大有人在,而鄉試各異,大抵十取一,三十取一,五十取一不等。”
“這一點,很多朋友都可以佐證。”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固然是很好的。但是有誰想過那些落第不取的人?很多人家,都是舉族供養一個讀書人,一旦不中。則全家難以為繼。我見過不少,落第者,瘋癲者有之,投水者有之,懸樑者有之,簡直是苦不堪言。”
“臣以為這些人落第,但是卻都是大明士子。而且十年苦讀,肚子裡也是有學問,何以如此?”
“且張元走西夏,為宋室患,其中有一二之徒,鋌而走險,難不成不為大明之患嗎?”
忽然有一人站起來說;“楊生此言差矣。因張元之事,從此會試不黜落,難不成因為怕這些落第的人造反。從此童試開始,就要足額錄取,朝廷如何用得了這些人?根本不可能。”
楊節說道:“這位兄臺說得好。這樣做是不可能,不可取的。但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