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 王畿倒戈,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又要問一個問題,聖學本就是無所不包。不所不有,朝廷所選也應該是經天緯地之才。其才不足以為朝廷所取,但依然足以安身立命,勝過尋常不讀書的人才是。為何有窮酸秀才,為人所辱?何也?是聖學足以治朝廷,不足以治一屋乎?”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議論紛紛。

大家議論紛紛。

周夢臣在一次聽了,微微點頭。一旁的王世貞湊過來說道:“你的弟子夠虎啊?”

周夢臣說道:“初生牛犢,初生牛犢。”

周夢臣何明白,楊節在偷換概念。因為他說的是對的,治理國家的學問,與一個人成功的法門,從來不是一回事。就好像是指導一個國家發展的經濟學家,炒股卻很有可能賠的傾家蕩產。

更不說儒學在治理國家方面都有所欠缺,在一個人如何謀生更是一點也沒有教導。當然 有一些人會自己脫穎而出,卻與儒學沒有什麼關聯了。

但是這個事實,誰敢誰說?

誰敢說儒學不是放之四海皆準?誰敢說儒學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誰就是找死,即便是周夢臣宣傳新學說,也要從儒學之中找出一派,來改頭換面。畢竟漢朝之後,儒學一家獨大,早已根深蒂固不可動搖,根本是政治正確。

所以下面議論紛紛沒有一個人敢上前說話。

明白的人自然不會說,不明白的人也是搞不清其中問題的。

楊節繼續說道:“這正是八股之文,不是治事之學。學生以為科舉之學,應該加入治事之學。從而讓參加科舉的學子,上可安國興邦,下可容身立命。”

楊節此言一出。很多人都看向周夢臣。徐階默默問身邊的張居正說道:“這個孩子是誰?”

張居正說道:“楊節是楊伯修的兒子,而今也在周夢臣門下。”

徐階說道:“原來是伯修的兒子,故人之子,有昔人之風範。只是-----”

楊爵當年犯顏直諫,死於獄中。徐階也是佩服的。而今將他的兒子也算長成了,自然有幾分欣慰。同時看故人之子,成為敵人的門生,一時間也有一些唏噓。

“這位楊小朋友,說的有些對,有些不對。”王畿緩緩道來,說道:“八股學問,是有弊端。但不當是以治事之學補之。當以治心之學補之。”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凡取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則?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此乃司馬公之言。道盡朝廷用人之道。”

“是故,朝廷取人,寧有德無才。不能有才無德。”

“而今朝廷之中,賢良皆驅除,豺狼盡冠纓。就是治心之學不足,讓物慾矇蔽了心性。這才是世風日下,當務之急。”

王畿這一番話一出,徐階的臉色就變了。幾乎從牙縫之中噴出:“王龍溪,爾敢。”

事實證明,王畿他真的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