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開中法怎麼辦?,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章

開中法怎麼辦?

“具體數目還在核準之中。”林潤說道:“估計在三百萬上下。”

周夢臣聽了,有些皺眉。說道:“僅僅有三百萬兩?”

這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在周夢臣看來,鹽稅有千萬之數,是基本操作。進行改革之後,怎麼才三百萬兩?

林潤說道:“今年兩淮產量在一千二百五十萬石。一小引四錢銀子。大引八錢銀子。一共在三百萬兩上下。”

周夢臣聽了心中暗暗鬆了一口氣,是他自己想錯了。以為這是四個鹽運司的產量。

大明產鹽的地方,也就是長蘆,山東。兩淮。這是產鹽大區。平日這鹽運司不是一個人管理的。但是在鄢懋卿的時候,因為嚴嵩的原因,鄢懋卿一個管了四個鹽運司,也就是兩淮,兩浙,長蘆,山東。而徐階是什麼人,是最守規矩的人了。他決計不可能這樣破壞國家制度,故而,林潤即便是徐階的愛將,也只能掌管兩淮鹽運司。

不過,也不錯了。所謂兩淮鹽,天下鹹。

長蘆鹽場後世一度超過了兩淮鹽場。但是而今卻不是這樣的。兩淮鹽場才是大明最重要的鹽場,產鹽佔據了天下一半,甚至更多。甚至周夢臣而今覺得,這個的產量,而今要超過其他所有鹽運司。

不過,想到這裡,周夢臣又皺起了眉頭。

如果按周夢臣的估計,全天下的鹽稅能有五百萬兩就錯了。

五百萬兩並不少了。但是比起宋代的一千二百萬貫,已經周夢臣千萬兩級別的鹽稅。還是差了不少。

林潤說道:“大人依舊不少了。如果想再增加鹽稅,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全部官營。只是這未必是一件好事。”

林潤嚴格遵循了,降價不降稅,並整理了鹽業之中的種種漏洞,形成了一整套圍繞鹽場徵稅的辦法。一言以蔽之。林潤而今徵收的賦稅,都可以稱為場稅。也就是在鹽場直接徵收的賦稅。

但是真要說起來,鹽商的利潤依舊很大。即便鹽稅降到三文,但是陝西等地內陸的鹽價,估計還在十幾文,乃至更多。

一部分是鹽區限制。

大明每一個鹽運司都有自己行鹽的範圍,就好像是經銷商一般,不能超出這個範圍販賣官鹽。所以兩淮鹽運司佔據最大的範圍,幾乎在大明精華地帶,都是兩淮鹽運司手中。

這種割裂的市場。讓兩淮鹽運司降價,與其他鹽運司關係不大。

另外一部分,自然是運費的問題了。這種商品價格能翻上幾番,雖然運輸在這個時候長途運輸是非常耗費精力乃至於人命的事情。但並不以為這鹽商就不賺錢了。

宋代的鹽業政策,幾乎管理到了賣鹽的每一個環節。所以鹽業整個產業鏈的利潤都在朝廷手中。故而,有一千多萬貫的鹽稅。但是明代的鹽業政策就不一樣。最少沒有全部掌控的想法。

朱元璋本來就不是這樣的人。

而且大明實行開中制,讓人運糧食到邊關,然後拿了鹽引到鹽場領鹽。這裡面其實也有附加給鹽商強制勞動的義務。所以鹽稅也不算太高。

大明鹽稅長期在一百萬兩浮動。固然是有貪官汙吏的時候,但是大明前期的時候,鹽稅也不過是兩百萬上下。

而今鹽稅能有五百萬上下,其實也就隨著人口生長,百姓增多。對鹽的消費增多,而造成這個樣子。

如果想讓鹽稅再次攀升。最好的辦法,是在各地設鹽店,再增一次稅。或者乾脆,維持原來的鹽價不變,七文錢之中,有六文錢是稅,鹽稅能翻兩番。一千五百萬兩還是有的。

只是,周夢臣看著林潤。

林潤有一些緊張。

周夢臣長嘆一聲,說道:“如此也好。”

對於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