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章 開中法怎麼辦?,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來說,鹽價高几文低幾文,沒有什麼關係。就好像是江南百姓一般,大部分江南百姓不敢說多富裕。但也不將一年幾十文錢的賣鹽的錢放在心上。

但是很多偏僻貧苦的百姓就不一樣了。

他們賺一文錢都難,鹽價降下些,說不定,能讓百姓多吃上幾口鹽。而人不吃鹽,是會生病的。貧且病是讓底層百姓家破人亡的。

周夢臣又不是嘉靖。

對於嘉靖來說,他恨不得將每一文錢都徵收上來。但對周夢臣來說,搞錢的門路是非常多的。他也不用為了賦稅,與百姓爭最後一口吃的。

更不要說,林潤不管怎麼想,他已經降下去了。周夢臣也何必做惡人啊。

林潤聽了心中暗鬆一口氣,說道:“多謝大人。”

周夢臣說道:“此事與我無關,你該感謝你有一個好老師。”

林潤說道:“恩師自然也是要感謝的。但是更感謝大人您,如果沒有大人您為我指一條明路,我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周夢臣說道:“好了。鹽政上有什麼問題?”

林潤說道:“倒是有一個。”

周夢臣說道:“什麼問題?”

林潤說道:“開中法怎麼辦?”

周夢臣聽了,陷入沉思之中。心中暗道:“這倒是一個問題。”

前文說過開中法,乃是鹽商送糧食到邊關。邊關給鹽引,然後拿了鹽引的鹽商,到鹽場領鹽。

這一套制度,在開國之初,執行還不錯,甚至一度演變成了商屯。也就是商人不從內地運糧食,而是在邊關種植糧食,直接將糧食運輸給邊關,拿到鹽引。

但是這一套制度,在後來已經名存實亡了。

無商不奸,奸商鑽空子的能力太強了,他們發現為什麼要種糧食,為什麼要運糧食,為什麼不能將軍隊倉庫的糧食弄出來,走一個過場?

只要與軍方分一些錢就行了。這些賬目上的糧食,找一個時間自然銷燬就行了。畢竟他們不這麼做,就好像軍隊倉庫之中,就沒有虧空一樣。

除此之外,還有各種手段,這只是最典型的一個,其次就在邊關就地收糧,以至於讓邊關糧價暴增,即便如此,他們還是有利潤的。但是讓邊關將士卻活不下去。形成巨大的社會問題。

但是與他們無關。

總之一句話,開中法到了後期。幾乎沒有什麼糧食運輸到邊關。玩得只是一個賬目遊戲。

其次,就是皇帝帶頭對開中法破壞,比如某年某月賞賜某人鹽引若干,這樣的行為很多。以至於鹽引增多,但是食鹽不夠,鹽場外等著支鹽的人,要等上好幾年都領不出來鹽。

只能找關係才能搞到鹽。

於是,沒有關係的小商人只能將鹽引出手,鹽商也由開國的大量小鹽商,組建變成了大鹽商。而開中制,也在後來逐漸廢除。

當然了,開中制與鹽政幾乎是孿生子,彼此之間的關係太過緊密了。即便開中制廢得差不多了。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遺留問題。

比如鹽引。

鹽引分大小,大引四百斤,小引兩百斤,本來就是與開中法配合的。而今周夢臣秉承著為政務簡,倒不是周夢臣不想將事情搞複雜,而是他很清楚,事情如果搞複雜了,下面的人們根本執行不了。

所以,乾脆將鹽稅變成就場徵稅,每一個鹽場派十幾名吏員,一名官員就行了。

如此一來鹽引與其附帶的鹽商資格就沒有用了。按理說廢除就行了。但是之前降價也就罷了,而今還要對鹽引動手。動靜就有一些太大了一些。

周夢臣問道:“首輔怎麼說?”

林潤有意迴避周夢臣的眼神,說道:“首輔沒有表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