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水利國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九章

水利國策

周夢臣很清楚大明的財政狀況吧,在周夢臣種種辦法之下,大明國庫是有了一點點結餘,但也僅此而已。千萬兩的修繕費用,戶部都拿不出來。

更不要說,五千萬兩銀子。

有這麼多錢,朝廷上就不用縮手縮腳了。

可惜沒有。所以這個方案是決計不可能落實的。

但是而今這個方案,就是砸向徐階的長矛。

周夢臣作為方面之臣,不需要為朝廷考慮。只需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了。周夢臣的任務是什麼,是治河。他既然要治河,提出一個最完美的方案,是最好不過了。

至於撥款,那是朝廷的事情,是戶部的事情。

朝廷用人,也不能不給經費吧。

而這個方案足夠讓飽受黃河之苦的百姓士紳看見希望,他們未必不知道周夢臣的規劃,是一張畫餅。但是他們不介意,在周夢臣的帶領之下,到朝廷鬧一鬧。

畢竟愛哭的孩子有奶吃。

不鬧一鬧,朝廷怎麼知道下面的人苦啊?

即便這個方案不能完全透過,也能多爭取一些治河經費,何樂而不為。

那麼周夢臣這個方案是什麼?

周夢臣思量想起,以一個原則,作為治河的總原則。

這個原則,就是增加冗存。

周夢臣推到了所有思路,從最根本的開始思考。黃河為什麼會發洪水?很簡單,河道不夠用了。那麼就讓河道夠用就行了。

這就是治河分水思路。

而在有限的條件之下,用各種巧妙的辦法,讓河水攜帶泥沙入海。這就是束水攻沙的想法。

周夢臣覺得兩則並不矛盾。

周夢臣的新方案有最主要的三條。

第一,就是在滎陽以下,都採取潘季馴的束水攻沙之策。按這個方案,千里黃河大堤都要重新修繕,花費巨大。

第二,黃淮分流。開新河,引黃河從徐州而東,與淮河並道入海。這裡有數百里的工程量。當然了,這不是唯一的方案,還有另外一個方案,那就是引河入張秋。讓河水順著大清河東進。

第二個方案,就是後世黃河的河道。

其實而今這一條河也是黃河故道。黃河到底決堤,遷移不定,幾乎整個華北平原的所有河道,都被黃河侵佔過。

只是這個方案,也需要修建不短的河渠。也不知道那一條更有優勢。

這就要到執行的事情去調查了。

第三,那就是分流洩洪。

周夢臣準備效仿王景,在黃河上開河。一道在鄭州,挖新渠與賈魯河相連。一旦洪峰太大,就開閘,分洪入賈魯河,然賈魯河引入淮河之中。

這其中工程量也很大。

第一,就是挖掘黃河與賈魯河之間的河道。這個並不是太長的。也就是在後世鄭州市區之內而已。

第二,那就是加固擴建賈魯河。

不僅僅是賈魯河,而是從賈魯河一直到淮河的所有河道。

原因簡單,以而今的賈魯河的河道根本不能承接黃河分洪的大水,甚至周夢臣,還準備在淮河中游,尋一地方建立一座大水庫。作為淮河洩洪之處。

如此一來,黃河分洪的河水,可以引入湖泊之中。這個湖泊可以為黃河與淮河兩條河調節水量。

當然了,周夢臣也知道,這個工程是巨大的,單單是選址就不容易。不過,周夢臣印象之中,兩淮之地,準確地說安徽省北部,一些地方一直是國家級洩洪區,可見這些地方的地勢如何。建立一個人工湖,應該不難。

另外一條,就是從黃河北岸,連線衛河。

首先說明,衛河很早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