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水利國策,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其實是黃河支流,甚至可以說,整個華北平原上大多數河流在某一段時間段,都是黃河的支流。當年曹操北伐,就堵塞了衛河入黃河的通道,逼迫,衛河北流,從而為大軍運輸軍資。
衛河某些河道距離黃河並不遠。甚至周圍還有很多河流可以加工。
只需修一段並不長的河道,就能分洪入衛河。
而衛河北流進入運河,或者衛河北段本身就是衛河,藉助衛河河道,北流入海。不過,如此一來,整個衛河都要擴建,並加固堤壩。
這道分流,都是用來分洪,而不是長流的。
之所以選擇現成的河流,也是出於這個考慮。
一條河如此長期沒有水,會是什麼樣子?會成為一片平地,很有可能被人開荒了。而且即便不說人為地破壞,單單說自然的淤積,也會讓這一條河再有水的時候,水道不暢。
周夢臣大多選擇原有的河流的河道。也就是說,即便沒有黃河分洪,河道之中,也是有水的。只是河道有一些寬,而河裡的水有一些少而已。
如此一來,周夢臣打造出一套完整的水網。
類似於隋唐大運河的水道分佈。
有主幹道有束水攻沙,來清理泥沙沉澱,周夢臣自然也不會完全相信這個時代的清淤的速度,於是,加急的蒸汽船也就到位了。
這一艘蒸汽船先在徐州河道上試用,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徐州的河道是最危險不過了。之前合攏也是勉勉強強的。一旦再遇見大水,分分鐘給了衝開,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周夢臣在研究黃河治理的時候,也沒有忘記讓潘季馴督導這一段河道,修繕河堤,挖沙浚水,等等傳統的辦法。
只是,治標不治本。
蒸汽船挖沙船的效果不錯,長長的管子插入河堤,連沙子帶水就抽了出來,如此本來沉澱的沙子,再次翻騰起來,本來有幾分清澈的河水,再次變得猶如泥漿一般。
這樣的情況下,不管說沖刷河床。但是減少泥沙沉澱還是很有的。
而這樣的新方法還有很多。比如,周夢臣有弟子提議,直接讓鐵路上河堤。原因是河堤是最好的地基了,以河堤為地基,修一條鐵路根本沒有一點問題。
很簡單的事情,只是上坡的時候,對蒸汽機的要求稍稍高一點。
有了河堤的火車,可以將大量的物資輕輕鬆鬆的運上河堤,如此一來,可以減少大量的民工。減輕百姓的負擔。
周夢臣還在計劃之中,增添了整治河南河北水利的設想,注意是農田水利。
這是與衛河與賈魯河的治理是相互聯絡的。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為了保持兩條河之中長期有水,也是可以從黃河之中調水的,只是如此一來,雖然運河廢了,但是從南方還是可以走水道到北-京的。不過是從揚州入淮河,從淮河入賈魯河,從賈魯河入黃河。這裡大概要換船的。畢竟雙方是透過水門,滾水壩等方式連線的。過不了船的。然後再渡河黃河,進入衛河之中,再次換船。原因如上。
然後順著衛河一路北上,就能到天津了。
為了保持這一路河道,必須對河道進行大力度修繕。同時可以依託兩條河進行農田水利建設。畢竟這兩條河等閒啟用,一旦啟用分洪,用一次,這兩條河泥沙就會淤積一次。只要有完整的農田水利,能讓百姓將河泥作為肥料,不用官府強制督促,都會有百姓能消化這些河泥的。
總之,大體上說得很簡單,但是細節上簡直是千頭萬緒。從上游的植樹,中游的分流,乃至於百姓種稻還是種麥子,應該用水多一些,還是用水少一些。而黃河出海口是應該分流,還是應該合流。
是應該修堤壩,還是任其自然?
等等等等。真要說清楚這個方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