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六章 治河方略,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六章

治河方略

周夢臣遲疑了一會兒,問王世貞說道:“王兄,你覺得王景治河之策,能大行於今日嗎?”

王世貞說道:“王景的治河手段,是非常高明的。但是未必能大行於今日了。”

“願聞其詳。”周夢臣問道。

王世貞說道:“時過境遷。當時王景想修多少支河都不是沒有問題的。而王景更是因舊河而修之。大多都不是挖掘出來的。但是而今大人能看到這樣的自然河流嗎?大多已經被黃河所奪。此其一也。”

“在兩漢之際,河雖有決,但不為懸河。所以河水分出。僅僅是洪水來的時候。而今卻不想,河底高於兩岸,一旦有水門,恐怕水勢滔天,說不定,大河直接遷徙,根本控制不了水量。此其二也。”

“漢唐之季,東南地窪,多有湖澤。而今大多都不在了,黃河兩岸也是如此,趙齊之間所謂河間地,正是大河分股南下,夾在中間的。大河所過之處,湖泊河道相連。支水分沙,這沙是有地方可去的。而今,即便有支渠分沙,分出來的沙又要去什麼地方?如果堆積在兩岸,大雨一衝,又衝進河裡,豈不是在做無用之功。此其三也。”

“有此三者,王景遺意可以參考,但是王景之策,大多已經不堪用了。”

周夢臣聽了,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如果我願意新修一道河道,作為緩急洩洪之用。王兄覺得如何?”

周夢臣看重了王景方略之中分洪的功能。而潘季馴的方案之中,根本捨棄了這一部分的功能,黃河遙堤之間,什麼寬闊,有數里之寬,有滯洪的可能。但決計洩洪的辦法。

王世貞說道:“周兄。量力而為。這個方案不是不行,最大的問題不是方案可行不可行,而是錢的問題。朝廷想要的從來是用最少的錢維持河道不惡化。你這樣大興土木,朝廷會同意嗎?”

周夢臣沉吟片刻,忽然發現,束水攻沙之法,或許並不是最好的水利方案,但是是最符合朝廷心思解決方案了。不需要開新河,僅僅需要整治舊河。不需要另開支渠,僅僅維護河道而已。

清代以潘季馴的治河之策作為根本大計,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周夢臣深吸一口氣,他只是不甘心而已。

他倒不是一定與潘季馴一較長短,一定要提出一個能勝過潘季馴的方案。而是他覺得,治水方案關係到太多的東西,能夠盡善盡美,就一定要盡善盡美。

周夢臣心中暗道:“就要等結果了。只有程大位的那邊的結果出來。我才能判斷,束水攻沙之策,到底是行與不行?”

程大位並沒有讓周夢臣久等。在嘉靖三十九年畫上句號的時候。初步估算的結果,已經出來了。

程大位拿著單子說道:“老師,一些東西還在計算之中,而今也僅僅是估算。首先,按照束水攻沙之法,黃河每年都會向大海延伸一里。而且這還是理想情況下的。如果,我說如果,海底有什麼問題的話,要麼這些泥沙全部填海,這是最好的。如果海底過於平坦,就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

“那就是黃河水衝擊之力,越來越不足,受到大海潮汐的影響。出海口淤積。河水出海不暢,發生倒灌。”

周夢臣說道:“這需要多長時間才會發生?”

程大位說道:“這不好說,海底的情況實在摸不清。但是我敢肯定,即便沒有束水攻沙,這種情況,也在進行之中。哪怕明年因為黃河出海口堵塞,水為之不流,反衝兩岸的,訊息傳來,我一點也不意外?”

周夢臣一愣,出海口的問題在周夢臣記了一筆,說道:“沉降怎麼說?”

程大位說道:“這個不好說,數字跨度太大了,我進行過一次修訂了,但是依然在一尺到三尺之間,具有還需要再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