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四章 開戰,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四章
開戰
“大人,還是留下一部護衛中軍吧。”一個聲音有些高昂。讓俞大猷從自己的沉思之中清醒過來,發現卻是戚繼光說道。
周夢臣下得的軍令非常簡單,就是戚繼光帶領三千騎兵,以黑虎掏心之勢,只撲東莊陳東部。而江南各部明軍全線壓上,貼近敵軍。吸引敵軍注意力。
從而達到裡應外合的目的。
當然了。周夢臣其實並不指望外圍的明軍,能做出什麼大事來,這三日,周夢臣也對江南明軍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摸底。發現如他想得一樣。除卻少數軍隊,準確的來說,也就是一萬多軍隊,有戰鬥力。至於戰鬥力如何,也是很難說的,有時候也是看不出來的。
以俞大猷部為最。其他的軍隊等而下之。除卻之一萬多人之外。其他各部,與其說是軍隊,不如說是青壯,甚至有一些所謂的衛所軍,連青壯都算不上。
但是雖然戚繼光帶領這三千甲騎,是周夢臣的嫡系,但是做領導,也不好太偏向自己人。這是有傷人心的。所以下達這個命令,機會是給了他們,如果他們做到好,也是在這一戰之中分一杯羹的。如果不能,也怨不得別人。
至於戚繼光之所以反對,就是因為周夢臣在很邊一名甲騎都不留,原因很簡單。雖然周夢臣對這一戰有十足的把握,但是有一個事實,周夢臣也是要注意的。那就在數量上,倭寇依舊是佔據絕對優勢的。不管如果輕蔑的分析倭寇內裡的混亂,但是數量依舊是作戰時候,所要考慮的首要因素之一。、
這個時候,周夢臣再留一下甲騎在身邊做什麼。一定要儘快能加強戚繼光部。如果江南明軍有成建制的騎兵部隊,周夢臣也一定會讓他們從屬於戚繼光參與這一次行動。
奈何,沒有啊。
但是戚繼光有些擔心。
因為戚繼光作為周夢臣的弟子,也算是周夢臣的心腹。他很清楚這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一戰絕對不是簡單的軍事問題,還有隱藏戰事之下的暗潮洶湧。
永遠不要高估某些人的下限,周夢臣將身邊的護衛力量全部派出去了,這個時候,如果明軍之中某些人的餘黨有什麼動作?這該怎麼辦?
在戚繼光看來,少一兩百騎,未必影響戰鬥結果,但是一旦周夢臣有一個閃失,那就是打多少次勝仗,也無法挽回的。
周夢臣說道:“無妨,我在軍中,何須別人保護。這樣吧,俞老將軍本部,就暫時充為中軍。俞老將軍覺得如何?”
周夢臣之所以選俞大猷,原因很簡單。在歷史上俞大猷成就似乎弱於戚繼光,但是真要看的分析的話,俞大猷的歷史地位弱於戚繼光,並不是因為,俞大猷能力欠缺戚繼光太多,乃是俞大猷看不慣官場紛爭,在歷史上,很明確戚繼光乃是張居正的人。但是俞大猷,卻從來沒有與一個文官大佬太過親近。
雖然說,大明黨爭已經很普遍了,特別是嘉靖登基之後,嘉靖對內閣的權衡,甚至加劇了黨爭的出現,以至於很多人,不結黨就不可能做事。但是大明仍然有一些人,做官僅僅是憑藉對朝廷的忠誠,而不是忠誠於某一個人。海瑞如是,俞大猷也是如此。
周夢臣也知道,俞大猷對自己未必有多愛戴,畢竟周夢臣一到,就令自己弟子搶了他的總兵官。
但是不喜歡歸不喜歡,甚至討厭歸討厭,周夢臣作為他的上官,俞大猷只要不搞什麼倒行逆施的事情,他就會服從與擁護。
讓俞大猷護衛中軍,只要俞大猷自己沒有死。周夢臣安全就沒有問題。
當然了,周夢臣也不覺得,趙文華的人格魅力,或者嚴黨上下真敢喪心病狂到在軍中謀殺主帥,即便嚴世蕃有這個想法,也沒有人敢這麼做。
俞大猷立即來接令,說道:“末將領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