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章 韓邦奇的邀請,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二章
韓邦奇的邀請
韓邦奇看著周夢臣,心中暗道:“我這個師侄,實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而今之勢,就是王兄在世,也不逞多讓了。甚至還要讓他一頭,畢竟才三十出頭,將來富有春秋。恐怕將來直追王陽明。也未為可知啊。”
“何不請他去橫渠書院講學,一來也算是為後輩小子,結一個善緣,二來,也聽聽這位氣學後起之秀,有何造詣?”
韓邦奇這一段時間,雖然與周夢臣走得很近,但是很多事情,都是關注得是具體事務,而沒有談論學問。對周夢臣的看重,更多在於周夢臣的政績,而不是周夢臣學問。學問這東西,紙上的大多都是死的,唯有當場辯駁談論,才能見真根底。
而且韓邦奇也知道,周夢臣稱他一句師叔。其實他韓邦奇與周夢臣的關係並不算太親近。與韓邦奇親近的是王廷相。奈何王廷相已經去了十幾年了。真要說周夢臣是吳廷翰教出來的,韓邦奇與吳廷翰有幾面之緣,關係並不算太近。
畢竟遠隔重山,也近不起來。
他在的時候,這個關係尚能維持,但是他去了怎麼辦?真正的大儒都避諱談生死之死,在韓邦奇看來,他已經六十多了,往後多活一年,就是多賺一年,如果而今死了,也算正常。
到時候,關中學子如何與周夢臣搭上關係?
韓邦奇想明白之後,說道:“賢侄,而今關中賑災也差不多,不知道朝廷何時召你回京?”
周夢臣一愣,說道:“我倒是想在關中多待一段時間。”隨即長話短說,將北京而今的局面給韓邦奇描述了一下。韓邦奇聽了,頓時臉上露出怒色。說道:“嚴嵩奸賊。”
陝西好容易有一人進入六部。就這樣被放逐到南京了。周夢臣與王用賓關係並不親近,不代表韓邦奇與王用賓關係不親近啊。
而且陝西人在官場上本來就少,大多與嚴嵩不對付,原因無他,曾銑案,很多陝西官員被波及,也不乏陝西在軍中的子弟,也都被打發了。
而且陝西人性格都比較直,向來看不上,腹中長蟲的南方佬。雙方的文化氛圍,學術喜好,完全不同。
韓邦奇對嚴嵩能有什麼好看法?
韓邦奇雖然生氣,但也無可奈何,長嘆一聲,說道:“如此也好,既然你想多留幾日,不如去一趟橫渠書院吧。橫渠書院乃是我關中學士心中聖地。關中讀書種子都在此地。也請讓關中子弟,一聽賢侄高論。”
周夢臣一愣。他當然知道橫渠書院在關中的分量。
南方有很多書院,心學也是依靠這些書院為中心傳播的。並不代表,北方就沒有書院了。北方書院密度遠遠不如南方。但也是有的,橫渠書院就是其中之一。
北宋氣學領袖張載,少年的時候,扶靈還鄉,路過橫渠鎮,難以為繼,最索性將父親葬在橫渠鎮,張載也就在橫渠住下來,這也是後世張橫渠名號的來臨。
張載晚年在橫渠鎮講學,死後,百姓修建張子祠堂。後來被學子改為書院,這就是特用的前為祠堂,後為書院的格局。
張載關學一脈,在宋後一直在關中傳播,即便是在清末,也是有傳人的,或許在張載之後,並不算太發達,卻一直深根關中的學派。
在關中的潛勢力很大的。
即便很多關中士子,未必信奉關學,但是他們與關學士子之間的關係,也不錯的。
橫渠書院看似一座書院,但是背後的潛勢力非常之大,即便是周夢臣也不敢小視。能去橫渠書院講學,對周夢臣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原因很簡單,周夢臣之前不是沒有講過學,但是聽他講課的,要麼是周夢臣自己弟子,要麼是尋常學子,而在橫渠書院不一樣,聽周夢臣講學的人,都是韓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