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章 鐵船立項,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章
鐵船立項
而且張允齡也要考慮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借給周夢臣的錢,周夢臣就要回北京了,這貸款誰來還?後面的官員會不會不認賬,朝廷會不會不認賬。也就是說,今天這局面,是用紙面上的五百萬兩支付的。錢沒有落袋為安的時候,永遠不是真正的錢。
這個時候,張允齡的選擇也就可想而知了。
張允齡說道:“此事,我代表晉商上下答應了。”
周夢臣說道:“好。徐渭,你去與張兄談吧。最好今日給談下來,我還要拿著去給陛下看的。”
徐渭立即上前說道:“是。”隨即給張允齡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兩人下去如何談細節自然不用說了。
周夢臣之前也想過很多經營鐵路的辦法。最後發現,都不行。最大的問題,是缺乏人才。
周夢臣可不想,他的鐵路今後會迎來一個,一揮手就不收費了,讓人免費用的上官。奈何大部分文官對收稅的態度,就是這樣的。
周夢臣不是不想,讓官員直接經營鐵路,弄出一個鐵道部,或者鐵路公司一般國企,但是周夢臣想來想去還是放棄了。因為大明官僚體系,根本做不了這樣的事情。
現實就是這樣的。大明的官員加胥吏的制度,來管理鐵路。結果定然是一團糟糕,甚至將鐵路搞成賠錢的事情,也未必不行。
周夢臣坐鎮倒是能夠將一個完整的鐵路章程弄出來。但是今後很多人官員維持,也是問題,最後一直是周夢臣一系的人,這些人不會也不敢反對周夢臣定下的規矩。
周夢臣越發覺得,他遇見最大的難題,就是人。不是一個人,而是大量能夠跟得上他的思維,並能將他開創的事業繼承下去的人。
只是這個問題,一時間是解決不了的。周夢臣想來想去,只能用包稅的方式,將鐵路讓商人來辦。
為了賺錢,商人一定會將事情給辦好的。而且大明的稅收制度,從某種程度上,也是有很多包稅制度遺留,為了徵稅方便。各地的賦稅都是定額的。即便這樣鹽稅還在一直流失,還不如,包稅給商人,從商人手中搞錢。方便。
這一百萬兩的數目,周夢臣也並不是快給的,是在他預估收費的情況下,又加了二成,一方面取一個整數,另外一方面幾乎沒有什麼利潤的,本想等張允齡討價還價。但沒有想過一口答應下來。
周夢臣立即明白,雖然很多人都說周夢臣能夠點石成金。但是他自己知道,他的點石成金,都建立在技術的發展上面,而不是經商。真正經商經驗上面,不管是他還是徐渭都有一些欠缺。
包稅制度,雖然不完美,周夢臣也不滿意,但是未來一段時間之內,是最適合大明的制度了。
順便讓周夢臣將欠黃河銀行的貸款給清了。周夢臣其實也擔心,借得錢,今後不好辦。所以先將這一件事情給圓過去再說。
周夢臣在壺口北邊的孟門港。看著滔滔黃河流入一線,看著新修建的孟門港的碼頭上,只有寥寥數艘船。問徐杲說道:“剛剛問你船的問題,你想得怎麼樣了?”
徐杲搖搖頭說道:“弟子愚鈍。實在想不到什麼樣的材料能代替木材。”
周夢臣沒有正面回答,而是問殷宗伊道:“在你看來,什麼材料能代替木材造船?”
殷宗伊沉吟片刻,說道:“弟子一直有一個想法,水泥能不能造船?”
周夢臣一愣,反問道:“你怎麼想起這個?”
殷宗伊說道:“弟子在經營桑乾河上船運的時候,就想過如何快速造船,弟子想得最快速的,最好能用水泥澆灌,一次成型。當時只是一個妄想,但是事後想想,覺得或許有可能啊。只是還沒有試過。”
周夢臣看著殷宗伊,微微一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