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章 南洋行,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個上海的總督衙門,雖然是新修的。但是周夢臣並沒有太鋪張浪費。周夢臣在蘇州的總督衙門,其實是佔了江南巡撫衙門。而這裡新建的總督衙門,在周夢臣走後,會留給上海海關衙門。

所以在規格上,是有所保留的。

不過,周夢臣對此並不在乎。他與譚綸坐定之後,立即詢問說道:“此去南洋可一切順利?”

譚綸說道:“賴朝廷天威,大人威名,一路上雖然有些波折,但基本上還算順利,不僅僅與南洋各國達成了協議,還帶來一些商人。”

周夢臣說道:“詳細說說。”

“是。”譚綸說道。他隨即微微一頓,似乎在整理思緒,過了一會才說道:“我此行南下,首先去的是安南。”

“安南局勢混亂,雖然而今莫家佔據升龍,但是在此前數年,升龍數次易手,莫氏根基殘破,與黎朝互有攻守,不過有一個人卻值得特別注意,他是莫登庸之孫,而今莫家國主的王叔,安南謙王莫敬典,我觀他行事,大有英雄之氣。我在升龍見到他。他對朝廷所要之事,無不允許,並願意在升龍畫出一片區域,作為我朝商人居住之地。”

周夢臣心中暗暗將這個名字記在心上。

安南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是不一樣的。是對中國有威脅的。而且東南亞國家,對中國有威脅的,除卻安南,就是爪哇。再有就是西方殖民者了。所以周夢臣對安南局面特別關注。

雖然周夢臣覺得,這位大有英雄氣的安南謙王。不會對大明有什麼威脅。畢竟安南而今還是處於四分五裂之中,這估計也是安南莫朝,這麼好說話的原因。

畢竟,莫登庸也就是莫朝的太祖高皇帝。在大明口中也不過是安南都統而已。俞大猷當年在廣西,就是莫朝收買的廣西土司碰了一下。也是莫登庸跪得快,最後朝廷沒有下令出兵而已。否則俞大猷的成名之戰,很可能是與莫朝打的。也就是莫登庸。

只是時光荏苒。歲月如梭。

嘉靖在位已經三十多年了。很多人對三十多年這個時間段,沒有概念。對照一下安南就有概念了。莫登庸奪權,是在嘉靖初年,也是因為莫登庸篡位,嘉靖初年有了徵安南想法。

這一戰最後大兵臨邊,外交解決了。

莫登庸對大明稱臣,內稱皇帝。而今轉眼間,安南莫朝已經過四代皇帝,莫登庸的孫子,都已經成為王叔了。同時,周夢臣不知道的是,這位安南謙王乃是安南莫朝的金石玉柱。因為在安南謙王之前,莫朝被黎朝打敗過很多次。而在安南謙王掌權的時候,戰略主動權就到了莫朝這邊。而安南謙王在十幾年後病故,莫朝很快就被趕出了升龍。成為軍閥勢力之一。在清軍南下的時候,徹底被消滅。

這個安南謙王是明白人。所以他才不會在小事上惹怒大明。所以他答應得很爽快。

周夢臣其實有對南洋各國派出外交使節常駐的想法。但是想想最後還是算了。

畢竟,大明與南洋各國之間的關係有些微妙。

大明是南洋諸國的宗主國。南洋各國也願意用宗主國的名頭換一些實際利益。但是周夢臣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過真以為南洋各國是大明的忠臣孝子。他們奉大明為宗主,是大明不介入南洋的前提之下,如果大明介入南洋,南洋各國會是什麼心思,就不知道了。

而派出外交常駐使節,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大明介入南洋的明確訊號。

周夢臣當然知道,大明開海,本身就是要對南洋進行介入,但是卻也是需要分寸的,要在南洋諸國願意配合的基礎之上,溫水煮青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