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俞大猷到,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分老弱青壯,已經有萬人之多了。更不要說不道多少土人在艱苦的基礎建設之中丟掉了性命。
如果真正算人命的話,周夢臣的移民計劃,已經死了三四萬人了。
只漢人佔的比例不多。
他也沒有告訴周夢臣,其中有幾次下面的人譁變,甚至俞大猷親自出手平定下來的。這種篳路藍縷,披荊斬棘的辛苦,本就是應該的,沒有必要向上面說。
總體上,周夢臣的心,其實比古代人心軟。原因也很簡單,後世的孩子親眼見過死亡得太少了。即便出席喪禮,也沒有親眼看到一個人死。
而在明代看見死亡的機率太高,家中兄弟多,但是有很多都是立不住的。也就是小時候與你一起長大的夥伴,在你成年之前,會死上好幾個。甚至更多。
見管這種情況,對死亡的承受能力,也就強大許多,現代見到一個人死,立即就能同理,如果這個人因為自己而死,甚至能內疚到自殺。但是對古人來說,這太過矯情了。
因為這樣的事情常有發生。
鄧城與俞大猷是生死好友,鄧城死後,俞大猷固然傷心,卻一點也不妨礙他做正事,因為他自己傷心也沒有什麼用,他能做到,也就是將鄧城的兩個兒子,當成親生兒子一樣。培養出來,讓他們光宗耀祖,也算是報與鄧城生死之交了。
生死之交尚且如此,對於這些海盜出身的俘虜,俞大猷雖然也有寬容之心,但如果誰犯到他手中,他也會法不容情。
周夢臣不知道,臺灣開拓居然有這麼大的代價。在這裡稍稍疏忽了,到了很久之後,他才知道。他當時就想,如果他知道代價如此巨大,當時也不知道會不會下定決心。
周夢臣又詢問了一些水師的其他問題。俞大猷一一回答。周夢臣忽然正色說道:“倭寇起因,固然有我朝內賊,但多有倭寇,我堂堂天朝,豈能有辱於小國,此仇必報,然茫茫大海,非用水師不可。東海水師可以承擔這一件事情嗎?”
俞大猷立即起身行禮說道:“請大人放心 ,東海水師決計能遠航日本,覆滅日本所有的船隻,只是水師各衛固然堪戰,但比不上浙軍與閩軍的。所以岸上的事情。就力不從心了。”
“放心。”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我不會讓水師上岸的。只是你說到底有幾分把握。須知軍中無戲言。”
俞大猷說道;“日本船隻簡陋,火炮今後沒有,雖然在肉搏戰上,有幾分造詣,但是而今的海上,早就不是依靠手中刀槍打天下的時候了。故而,大船勝小船,大炮勝小炮,日本的水師,滅之易如反掌。”
“好。”周夢臣說道。他隨即將一分文書遞給了俞大猷。是關於新倭南下的事情。俞大猷看了,眼睛微微一眯,絲絲縷縷的殺氣,從他眼睛之中冒出來。
周夢臣見一條看完,說道:“而今有信心,滅了這些新倭嗎?”
俞大猷說道:“只要能遇見他們,我有十足把握。但是,”俞大猷微微一頓,說道:“這情報太簡單了,甚至說簡陋,說他們要來,根本沒有說什麼時候來,從哪裡來?”
“水師縱然有無數手段。也用不上了。”
“這不是正看你俞大將軍的手段嗎?”周夢臣說道:“我什麼都給你做了,要你如何?”
俞大猷聽了,頓時不說話了。他又細細看了一會兒。沉思了一陣子,忽然抬頭說道:“大人,我有百分之八十的把握,他們還會走長崎舟山航線,東海水師集結在舟山,足夠拒敵。只要查明他們的所在,剩下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自從去年清掃海盜之後,沿海百姓才過上幾個月的太平日子。”周夢臣說道:“我不要水到渠成,我要萬無一失。”
“知道嗎?”
俞大猷深吸一口氣,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