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八章 內閣爭鋒,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八章

內閣爭鋒

嘉靖的心思被周夢臣帶偏了。也無心理會什麼議和的事情了。在嘉靖看來,這都是小事了。並且只要周夢臣自己不想搞什麼陽奉陰違的把戲,這一件事情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紕漏。

畢竟周夢臣的能力,嘉靖還是信的過的。打得能打贏。談又怎麼談不贏?

嘉靖心思一心放在自然生化之大道上。想要從種種特異現象之中提取出普遍的規律。

但是很多事情,並不是嘉靖一句話,就完事了。

後面還有很多收尾的事情,還是要做的。

首先,周夢臣與豐城侯的交易達成,馬芳以朔州伯領五軍營副將一職,當然了。總領五軍營的乃是成國公。成國公而今幾乎不怎麼管事。再加上在與豐城侯的協議之中,馬芳也是要從大同騎兵之中帶走萬餘騎兵的。

這就是大同騎兵的一半。

當然了,在豐城侯的活動之下,兵部也做出了一些讓步。首先,朔州之戰所俘獲的戰馬,就不用全部上繳朝廷的。

一般來說,各部戰利品,都是各鎮處置。但是朔州之戰的戰利品太多了,數萬匹戰馬,說起來也有幾十萬兩銀子。原本兵部想將這些戰馬抽調一半以上,補充宣府,山西,薊州鎮等處騎兵。至於西北與遼東,各自都是有養馬地的。雖然數量不多,但戰馬可以是比較寬裕的。

其次,就是李儒擔任大同總兵官,成為大同武將之首。如此京營四萬將士不用撤回京師。作為供養京營的經費五十萬兩銀子,照舊撥給大同鎮。不過雖然有四萬京營士卒,但有一半都不一樣了。

因為豐城侯將前線打過仗的,敢戰之士撤回來好大一批,又從京中選拔一批將士補充到京營之中。

很明顯是用大同鎮來練兵。

周夢臣也同意了。

反正一時間,大同估計也沒有什麼大戰了。周夢臣也有時間訓練。戚繼光已經總結出一種頗有成效的訓練火器士卒的辦法。有老兵帶新兵,這一件事情也不是多困難的。

只是嚴嵩終於一刀砍向了大同的財政,七十一萬石糧食,以及幾十萬兩的餉銀。一項項,要麼以緩解朝廷壓力,要麼以與民休息的想法,都一個個給砍掉了。

雖然這在預料之內,但也讓周夢臣十分肉疼。

周夢臣也知道,別的不說,單單說運輸到大同的七十一萬石糧食,在路上的消耗,就有三倍甚至更多,也就是在大同的七十一萬石糧食,需要供給大同府縣,山西,北直隸一些府縣總計支出二百多萬,甚至三百萬石糧食。

運輸之中,有不知道多少民夫客死異鄉。

這就是大明財政體系的奇葩之處。他們地供給並不是朝廷統一押送的。而是讓各地交稅的百姓,將自己要繳納的賦稅,運輸到指定地方。其中路上的消耗,數倍於賦稅本身。也是常有的事情。

即便還收稅,讓百姓本鄉本縣支取,或者運輸到府裡,都比運輸到大同都要減輕了不知道多少負擔。

只是如此一來,周夢臣頓時覺得自己的手腳好像束縛住。一下子得了缺血癥,今後一兩年內,不要說打仗了,就是十幾萬大軍的軍糧,戰馬所需的草料,等等開支。都是需要周夢臣好好規劃了。

一個弄不好,大軍就要餓肚子了。

其實嚴嵩這樣做,未必沒有想讓周夢臣消減一些衛所。只需吃兩三個衛所的空額。財政危機不能說迎刃而解。但能過得去了。

除此之外,就是周夢臣的職位了。

雖然周夢臣將朔州之戰的功勞幾乎全部推給了馬芳,讓馬芳得以封伯,雖然沒有世襲罔顧。但是馬芳還年輕,今後再立一二功勞,得一個世襲罔顧的恩賜,也很輕鬆。但是這並不能代表周夢臣無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