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負難說王涇江,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百二十五章
勝負難說王江涇
嘉靖這一句話是怎麼理解都對,怎麼理解都不對。
周夢臣最萬無一失的做法,就是老老實實什麼也不做。但是嘉靖到底還是有一些不甘心。嘉靖二十九年韃子兵臨城下。是嘉靖一輩子的恥辱。越是達官貴人,越是在乎面子。皇帝豈能不在乎?
嘉靖最好面子。這也是為什麼歷史海瑞罵得嘉靖那麼厲害,嘉靖最後居然沒有殺海瑞的原因。
嘉靖豈能對當日之事不耿耿於懷。但是嘉靖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而今南方有事,內部不安。不是用兵的時候。但是如果明明白白下令讓周夢臣不要亂動。嘉靖又說不出口。所謂密旨就有了所謂含含糊糊的要周全,有分寸。
周夢臣心中有幾分歡喜,如果嘉靖一口說死了。說不準周夢臣出一兵一卒,他嘉靖皇帝面子還要不要了。所以只能讓周夢臣領會。這其實已經不錯了。。如果嘉靖給周夢臣一首詩,來個雲在青天水在瓶。更不知所謂了。
而這樣的事情,嘉靖是有前科的。
這樣反而好,這含含糊糊的話語,反而給了周夢臣的操作空間。
周夢臣將自己這一點點小心思藏在心底,對藤祥說道:“江南那邊又出了什麼事情?”
藤祥說道:“而今也說不清楚。到了江南督軍的趙文華。說張經敗陣,損兵折將。又諱敗為勝。報什麼王江涇大捷。其實是一場大敗。而張經這邊力陳王江涇是一場大勝。總之,雙方各持一詞。讓朝廷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不過,以我看,還是趙文華佔上風。他背後有嚴閣老。張經後面,徐閣老似乎不有些不在贊同他。”
周夢臣聽了,他下意識偏向張經。他雖然沒有見過張經。但是看過張經的履歷。這位老臣,當過兩廣總督。平定過廣西叛亂,在廣西廣有人脈。否則也不能將廣西狼兵給調過來。
周夢臣不會覺得這樣的老臣真不會打仗。
其實周夢臣打仗多了,發現在古代打仗說複雜也複雜,說不復雜也不復雜。一般來說,一個文官只需掌握好後勤,保證後勤供應得上,物資供應得上,手中再有幾個可以信任,可以打的將領,然後在大戰略上不出問題。一般來說,都能打勝仗。
當然了,這也是大明對應的戰爭,更多是平叛或者治安戰。大規模戰略決戰,早就不打了。因為這樣的大戰,除卻蒙古人沒有人能奉陪。
優勢在我的情況下,不犯錯就是勝利。不胡亂指揮,就是最好的指揮。
一般文臣或許沒有這個認知,但是真正打過仗的文臣都或多或少都有這種認知。
而且周夢臣這幾年雖然在大同。但是有一半心思都放在朝廷。另外一絲絲心思都放在江南倭亂上,對倭亂越來越瞭解,就越來越不將所謂的倭亂當回事了。因為第一,倭寇有多少人?
周夢臣從各種情報之中,抽絲剝繭得出一個讓他不敢相信,卻不得不相信的事情,那就是倭寇往多了說,也沒有五萬人。甚至一些情報看來,倭寇各部加起來,不過二萬多人。或許在海上有更多人,但是上岸的就這些。
所以,倭亂鬧得這麼大,從來不是倭寇有多大本事,而是大明江南軍事行政體系幾乎全面癱瘓了。是大明自己弱,而不是倭寇強。從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來。
戚繼光的鴛鴦陣大名鼎鼎,但是為什麼一到北方,戚繼光就沒有再強調鴛鴦陣?是鴛鴦陣沒有用嗎?不是,甚至武警一些戰術動作,還能看出鴛鴦陣一些戰術原則。
是因為南北戰場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在對倭寇的時候,大多是散兵對敵。之所以如此。一來是江南水鄉的原因,難以排兵佈陣。二來就是倭寇人少。面對大明大隊人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