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的。雖然在年齡上,不過四五十歲,在後世還算年輕。但這些人身體過度透支,忍飢挨餓。從外表上看,根本就是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頭髮鬍子全白,身子非常瘦弱。瘦弱的就好像一把骨頭外面包了一層皮而已。
對於大部分老弱來說,這一次能回來,是莫大的幸運。因為他們這一次如果不能回來。估計一輩子都不用想回來的事情了。因為他的生命已經到了盡頭。
今年的情況下,韃子絕對不會給這些老人口糧的。
周夢臣嘆息一聲,將殷正茂召來。說道:“這些人我準備將青壯全部留在你這裡屯田,玉林周圍其實可以屯田的,特別是靠近兔毛川可以灌溉。雖然說,土地面前有限。但是這裡多種一些糧食,後面就可以少轉運一些糧食。而今玉林城而今的人手也有些單薄。這些人交給你,等事有萬一,你也可以一用。”
其實,大同而今負擔玉林駐軍,負擔並不是太大。
但是在周夢臣看來,玉林距離青城太近了,簡直最好的北上基地。如果有一天,周夢臣突擊青城的話,玉林這裡定然是大軍後勤輜重重地。
畢竟,大明軍隊決計不可能脫離糧道行進太遠的。
加強玉林從來是周夢臣要做的事情。
而今從韃子過來的壯丁,其實並不是太多的。只有四五萬上下。其實說是壯丁,其實也有不少水分的。但是周夢臣在這上面卻沒有與韃子多計較的意思。
只要是中國人就行了。
這些人與韃子有血海深仇。比大同百姓與韃子的仇恨更多。而且熟悉韃子地方情況。適應當地氣候。又能在韃子的壓榨下存活下來,這說明這些人的身體一定是不錯的。
周夢臣甚至有一種立即將這些人徵召為兵的衝動。
但是細細想想,卻不合適。
第一週夢臣手中的兵力雖然還沒有到滿額。但數量也不少了。剩下的唯有騎兵還有缺額。畢竟一來馬芳帶著了萬餘精騎,二來周夢臣手中的戰馬足夠,想要組建五萬騎兵。
這才有缺額。但是周夢臣不想直接將這些人補充到騎兵。
原因很簡單,大明的慣例,最重騎兵。凡是騎兵都是下面佼佼者。從步卒之中挑選出來。除卻一些實在不會騎馬計程車卒外,凡是能夠成為騎兵的,都是精銳之中的精銳。
這樣是大同騎兵戰鬥力的保證。
周夢臣準備花一兩年的時間,對大同軍隊進行一系列訓練。淘汰一些弱者,將其中精銳補充進騎兵。周夢臣不想打破這個過程,而且之前他手中也沒有錢,差點連兵都養不起了。所以保持缺額有助於緩解財政壓力。
其次,就是為了這些難民著想。
他們剛剛從北邊回來,身體的耗損,內心之中也未必多相信朝廷。換做周夢臣也不會太相信多年之前沒有保護過自己的朝廷。讓他們先緩緩。休息一下,再慢慢收心不遲。
安置在這裡,卻是最合適了。有合適開墾的土地。而且他們決計不會投降韃子。一旦與韃子爆發戰爭的話,這數萬青壯,估計就是殷正茂手中的守城士卒。
殷正茂說道:“屬下明白。”
周夢臣說道:“我就不在這裡久留了,這裡都交給你了,估計這一次交易,要好幾批次,一直要到下雪之前了。你務必要安頓好難民,都是我大明百姓,能活一個就是一個吧。”
十幾萬人,數十萬石糧食,以及數十萬頭羊的交易。這樣大宗交易,根本不可能是一天之內就能搞完的。周夢臣也不可能一直在這裡。
周夢臣也要開始自己的工作了。
青壯能安置在玉林。用來開墾土地。但是這些老弱該怎麼辦,卻是周夢臣要好好思考的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