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五章 籌備商稅,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覺得頭大如鬥。
周夢臣說道:“我不知道。我要是知道,還會問你嗎?不過,我知道是必須找一個好辦法徵稅,否則的話。朝廷這樣的局面一直延續下去,總就不是辦法。”
楊繼盛點點頭,嘉靖三十二年的各種天災人禍,將朝廷的財政危機暴露無遺。如果說之前,大明朝廷尚且有夏言的餘蔭。而今這一年一切都被打回了原形,即便是嚴嵩再怎麼上躥下跳都補不上而今的大窟窿。
嘉靖是一個何等愛面子的人,這種贖回大明子民的事情,是給嘉靖臉上貼金的時候,如果有可能的話,嘉靖豈能不做。但是朝廷是真沒有錢了,嘉靖也是決計不會動用宮裡的錢。
這種困難的局面。估計是嘉靖一輩子都少用的。即便俺答兵臨城下的時候。嘉靖錢財用度上雖然緊張,但也沒有緊張到這個地步。
甚至如果說朝廷是一個人的話,而今的財政狀況就在宣佈破產的邊緣。資金鍊徹底斷裂了。
嚴嵩只能對各地的賑災都不怎麼管了,讓百姓自救。
楊繼盛說道:“我知道了,我會好好想想的。”
“這一件事情現在還不急。”周夢臣說道:“等我回到大同之後,就將著手準備,將這些鐵爐給清空。到時候,再說這些事情吧。”
周夢臣回到大同之後,在與徐渭商量之後,就寫了一封書信給楊博。這一封書信沒有走朝廷的渠道,而是走了晉商的渠道,大概月餘來到了楊博的手中。
楊博而今在遵化三屯營。正是薊州巡撫的駐地。他抬起老花鏡,細細地看了手中的書信。放在一邊,不置可否,而是對眼前的年輕人說道:“子維。你今年進士及第。是我蒲州後起之秀,而今不在北京,怎麼來給老夫送信了。難道我聽錯,你不是今年庶吉士第一嗎?”
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張四維。他今年進士及第,科名並不是太高。在百名左右。倒是考庶吉士的時候,超長髮揮。還是用了銀子。但凡是庶吉士第一。一下子在進士之中脫穎而出,成為翰林編修。而今他的位置,就是當初張居正的位置。
楊博對一個進士,或許不在乎。但是這個進士還有庶吉士第一的話,或許僅僅是高看一眼。但是這個進士,是庶吉士第一,又是蒲州人。甚至與楊家東拉西扯能扯上關係的話,楊博自然多多留意的。
畢竟考進士是有難度的,很多大家族,也不可能做到代代進士不斷代。這個時間,就要多培養一些故舊了。也為將來的楊家著想了。
甚至在楊博看來,看張四維的能力如何,遠遠比周夢臣一封來信重要得多。
張四維立即行禮說道:“老大人謬讚了,區區不過是一時運氣。我即便是庶吉士第一,也是老大人的晚輩,而今科名上有所進益,在官場上卻是一竅不通,今日借這個機會,還請老大人提點一二。而且區區也對周大人這一封書信感興趣。”
楊博輕輕一笑,說道:“你對周武昌感興趣?你覺得周武昌是何許人也?”
“一代人傑。”張四維語氣之中,有幾分苦澀,說道:“說起來晚輩與周大人,相差不過幾歲。但在朝廷上,卻很好像相差了二十年。”
楊博拿起周夢臣的信,說道:“你也不要妄自菲薄,其實少年得意,並不是什麼好事。周夢臣如果有老夫這個年紀,兵部尚書都沒有問題?但是他今後二十年,除非立下不世之功,否則難進中樞。而二十年後,你未必比他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