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楊博,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六十一章
楊博
周夢臣內心之中卻有一些不舒服。
在周夢臣內心之中,一直以為自己是清正廉潔的。但是他自己沒有想到,他無意之間,已經搞出了一個周家鋪子。
一瞬間,周夢臣下定決心,朔州監一定要分拆,能賣得東西都要賣了。
他倒不是有潔癖。
說實話,這麼多年在大明政壇浮浮沉沉的。周夢臣早就看透了,任何一個文官大佬,就不可能真正的清白。包括了能在歷史上上看見任何大明大臣。當然了除卻海瑞,不過海瑞一輩子也不能被劃入文官的大佬之中。
並不是說,這些人都是貪汙受賄。比如張居正,張居正絕對是一心報國的。奈何整個大明的制度,就是清不清,白不白的,很多事情很難說是對是錯的。比如徐階開闢了一種模式,就是他不從朝廷奏疏之中瞭解下面內容,反而積極的與地方大員,乃至於在野士紳通訊,一方面通報朝廷情況,爭取支援,另外一方面就是了解地方情況。
很多政策還沒有形成就已經書信交流的內容了。
這真要說起來,不就是結黨營私嗎?政府官員不以公開或者政府渠道是商討政事,反而暗室書信謀之。
徐階能保證自己不出問題,但是他能保證下面打著他旗號的人如何行事。
周夢臣而今就面臨這個問題。
周夢臣敢向天發誓,他朔州監任何決策上,都是秉承公心。沒有一點謀私的意思。但是而今局面是什麼?是朔州監最賺錢的業務,大量鐵外銷的業務,有兩個大經銷商。一個是他的弟子,一個是他的親家。
這事情,說給誰聽,誰相信與周夢臣沒有關係。
而且大明的言官監督體系,也是一個笑話。只管語不驚人死不休。從來不管事實如何怎麼樣?
單單這一件事情,足夠是周夢臣一個把柄了。
當然了,這樣的把柄,嚴嵩更多。周夢臣都懶著抓。
他到不在乎這個把柄。畢竟一個文官大佬的倒臺,從來不是他屁股下面有多少把柄。而是在政治上的倒臺,或者在皇帝面前失寵。只是他擔心,這個局面會繼續下去。如果真打造一個周家鋪子,能更好的推廣技術,引發工業革命,周夢臣也就做了。
但是事實證明,官僚資本主義,從來是想吃現成的。從來是帶著壟斷性質的,不僅僅不會推廣新技術,甚至會打壓新技術的發展。
這就與周夢臣的心意背道而行了。
周夢臣是絕對不允許的。
周夢臣無意責怪殷宗伊,因為殷宗伊腦袋裡根本沒有這一根弦,不教而誅,謂之虐。
周夢臣說道:“你父親那邊剛剛傳來一個訊息。”周夢臣將人口買賣的事情說給殷宗伊聽,說道:“而今大同鎮賬目上,根本沒有那麼多糧食,而今糧價也非常高,想要將這一批人贖回來。非幾十萬兩,甚至更多不行。”
“老師,我家中流動資金,大概有一萬五千三百零七兩。”殷宗伊說道:“我可以全部拿出來。”
周夢臣心中微微一暖,說道:“這倒不用了。你知道,朔州監有多少鐵爐?”
殷宗伊說道:“應該在三十座以上吧?具體我不沒有清點過。”
周夢臣說道:“我如果將這些鐵爐一併出購。你覺得晉商能不能吃下?要多少錢比較好?”
殷宗伊大吃一驚,隨即陷入沉思之後,說道:“老師,如果你真要賣的話,最應該做的不是找晉商,而是給薊州巡撫楊博去一封書信。而今晉商之中,最興盛的乃是蒲州一脈。而楊博是蒲州一脈的總後臺,每年過年的時候,蒲州晉商大多都不回老家過年,都是到遵化拜見楊博的。”
“這一件事情,少說要幾十萬兩。而且涉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