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朔州工業區,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周夢臣說道:“放心。今年就不說了。但是明後兩年,我是會對整個大同鎮所有軍隊有一次換裝。最少要十萬杆燧發槍,八百門小炮,三百門重炮,還有地雷,掌心雷數十萬,等等。等過段時間,讓總兵府給你一個清單。這都是你們要做的事情。你們現在就可以先準備起來。而且我都要新型號的,至於冶鐵的事情,不是你們該做的事情。”

凌雲翼還想說什麼。但是看周夢臣語氣斬釘截鐵,也不敢多說什麼了。

只是答應一聲。

周夢臣與楊繼盛一邊參觀朔州監,一邊問楊繼盛。說道:“楊兄,你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做嗎?”

楊繼盛說道:“可是為了贖人?”

周夢臣說道:“此其一也。其二就是家門不幸。”他將殷家與豐城侯家的舉動告訴了楊繼盛。說道:“雖然說,我沒有問。但是想來殷宗伊之前也沒有見什麼經商天賦,而今一躍而起,成為家資十萬大豪商。不是我周夢臣的弟子,殷正茂的兒子又怎麼能做到的,而豐城侯府不僅僅我的親家,還是總兵李儒,北京執掌京營權柄的豐城侯,都是不能問的。”

“只是也要防微杜漸。而今我敲打一下,還能回頭。他們老老實實做生意,我也不多問了。但是時間長了,恐怕就不是我敲打他們就能回頭了。今日也算是釜底抽薪了。”

“而且我將這些鐵爐賣出去了,也不會是一錘子買賣。太祖鐵課,十五稅一。可以繳納鐵料。”

“只是而今天下是什麼局面?你也是知道的。我想在朔州這裡劃一個工業區。”

楊繼盛有些奇怪道:“工業區?”

“對,百工密集之地。專門設立的。也算是為大明走出一條新路。你也知道。大明賦稅幾乎全部靠田賦,除卻田賦之外,也只有鹽課數百萬,比起前宋,我大明的歲收少得可憐。而前宋搜刮的手段,也太過了一些,為我所不取,須找一個折中的地方。”周夢臣說道。

都說宋朝是商業文明。但是真要去宋朝做商人,簡直是去一個死一個。怎麼說?宋朝賦稅之中,商稅已經超過農稅了。但這並不是說,宋朝比明朝經濟體量大。而是宋朝繼承五代積弊,在收稅上無所不用其極,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各種專賣就不用說了。各地都有場務,是做什麼的?收稅。如果看宋代的地圖就可以知道,宋代的場務簡直是密密麻麻的。可以說,明代清代全國是一個完整的市場。但是宋代卻不是。就是因為這種稅收政策的割裂。

或許有人覺得,我找一點點小買賣行吧。比如開個店。

好很好,但凡好一點的店鋪都是官店。聽說你想開店,縣衙會主動將官店給你,你必須按照規定繳納高額的賦稅。什麼,你覺得不划算?不想做作了?請問,你是讀書人嗎?不是。請問,你家裡有官人嗎?不是。請問,你覺得衙門是吃素的嗎?

既然不是,就要老老實實的交稅。生意不夠,家底來補,家底不夠?賣房子賣妻女。

什麼都沒有榨不出油水才會放過。

如果在宋代是讀書人,有官職,自然千好萬好,如果沒有官職,簡直身處地獄之中。

至於其他多餘牛毛的稅,就不用細細說了。

楊繼盛聽了,腳步微微一頓,也很感興趣,說道:“不知道周兄準備怎麼折中?”

周夢臣說道:“我要徵收的不僅僅是鐵課,而是商稅,總體上要分為商品稅,資產稅,以及流通稅。”

隨即周夢臣將自己的設想,細細給楊繼盛說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