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壺口地勢,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九章
壺口地勢
周夢臣做好移民的先期準備之後,就從朝邑北上壺口,說是檢視沿岸災民,其實是直奔壺口而去。不過數日就到了壺口。
陝西與山西相鄰這一段河流,從來是非常容易渡河的。早在春秋之際,就有秦晉泛舟之役,從來是秦晉之間的要道。船隻來往頻繁。周夢臣去壺口很方便。
壺口瀑布天下聞名,那是後世。在這個時代,除卻一些文人騷客知曉之外,並不是什麼人知曉。而且壺口此名最開始的時候,也不是壺口瀑布。而是壺口山,乃是壺口瀑布東側的山。就是壺口山。
壺口瀑布阻礙航道,並不是壺口瀑布這一點,而是在壺口之上,整整有十里之地,都是非常狹窄的河道。號稱十里龍漕。進入十里龍漕之前,黃河河面寬數百米,到了壺口瀑布,只有四十多米。這十里龍漕的高度落差,也有六十米。號稱萬里黃河收一壺。正是這如此高度落差,所謂的陸地行舟,也只能從上游向下遊,而不能從下游到上游,因為,從上游到下游,乃是十里的大下坡,黃河兩岸多是岩石灘地,還能用原木為輪,將船隻放下來,但是想從下面到上面,可就太難了一點了。
壺口瀑布景色之壯麗,天下一絕。而今黃河上冰雪消融了。無數黃河之水,傾瀉而下,遠聽與雷鳴,近聽如萬馬奔騰,讓人驚歎之極。只是在黃河上,卻也是如鯁在喉,好像一枚釘子,釘死了黃河河道。壺口瀑布之下,一直到三門峽,前文已經說過了,乃是春秋時期就有航運的。而在壺口瀑布之上,一直到剛剛建立的河朔省,雖然黃河在這一段,並不是沒有險灘的。但是絕無險過壺口瀑布的。
而且因為這些地方一直是塞外,經濟活動並不平凡。到底水文如何,周夢臣並不是太清楚的。還需要細細勘探。畢竟蒙古人很少從水上交通。即便有,也不過是吹一個羊皮筏子過河而已。與貨運對水道的要求完全不一樣。
或許將來通航之後,還需要費大力氣來診治險灘。但是那也是將來的事情,最少從這裡到剛剛平定的鄂爾多斯,還是毫無問題的,船雖然小了點,最多不過能有一二百石的木船。不過,這年頭海上就禁止大船。很多明軍的戰船,也不過是這個體量。
能用就行了。
只是眼前的情況,讓周夢臣不由感嘆壺口之美與壺口之險惡。
周夢臣感嘆一聲,說道:“諸位,我的想法你們也都知道,今日我們也看過周圍的情況了。諸位有什麼想法,現在可以說了。”
周夢臣既然提出這個計劃,就沒有某謀於密室的想法,也不可能有這個想法,畢竟這麼大的工程,怎麼能瞞得過人,那麼就必須儘可能多地爭取其他人的支援。有了廣泛支援之後,也好做事。
所以,他這一次過來,也帶了好多人一起考察。當然了,也是周夢臣覺得最容易被說服的人。
韓邦奇捏著鬍鬚,說道:“如果真能打通黃河航道,從此萬里黃河融為一體,不僅僅秦晉兩省之幸事,亦是國家之幸事,天下之幸事。只是韓某久居鄉里,不知道天下竟真有此神物?”
韓邦奇從來是知道,陝西之難。朝邑還算是好的。靠近河南,山西,出入關中,也比較容易的。但是西北很多地方就不然了。想要去一趟京師趕考,就要花費一兩年的時間。很多窮困的學子根本承擔不了。如果僅僅是考進士也就罷了。但是事情不僅僅是如此。
大同交通要比西北要多了,依舊運糧困難,而甘肅之地,遠離中原,這種控制力的衰弱,甚至讓蒙古人橫穿甘肅,進入青海,成為所謂的海虜。以至於西北用兵更多。
用兵越多,越需要後勤物資,而後勤需要越多,轉運就越難,這都是壓在陝西省百姓身上的重擔,本來糧食生產就很吃力了,還三面環敵,簡直可以說是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