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朝邑大會,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先,有幾個衙役作為監工,到某一個需要服勞役的村落,拿著花名冊點人頭。不管人名對上對不上,反正該出的丁是不能少的。
然後這幾個衙役,帶著該服役的百姓去服役的地方。
太祖時期,是規定過的,讓百姓服役儘可能不出遠門,最好就在本縣之內。但是後來遵守的卻不大多了。
去外地服役簡直是九死一生。人離鄉賤,實在是至理名言。在本鄉本土,百姓真有什麼需要,有時候根本不需要錢,人情來往就行了。但是去了外地,別的不說,吃口飯,喝口水都要要錢。或許有些覺得這不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以後世的看法來這個時代。因為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之中,很多百姓很少需要錢這種東西。但是在外面什麼都需要錢,就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負擔。
即便是後世,想在農村搞到錢與城市搞到錢,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在明代這種情況,只會更加極端。
更不要說,還有衙役的敲詐勒索。反正出外服役的百姓,不僅僅要自己帶錢,自己帶乾糧,自帶工具還有給衙役送去賄賂。如果不給的話,衙役們能生生的將人折騰死。
用得都是合理的辦法。
可以說,凡是這樣的勞動。看上就好像是獄警押解犯人出來工作一般,不,甚至不如這樣,畢竟即便後世的犯人大多都是吃飽。但是出去服役,很多事情,是很難保證吃飽的。
所以,每一個服役的人都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出門服役,必定折損好幾個人。即便回來之後,也是大病一場,要好長時間才能恢復元氣。
如果一個人連續幾年都服役,不用說了。這個人必死無疑。
這就是大明弊政治一,賦稅輕,徭役重。
而今卻不一樣了。
他們承擔的工程,都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都是一個土木工程,比如修繕河道,修繕水渠,平整道路,修繕城牆等等。
而今他們工程都是自己撲賣的。周夢臣確定了一個價格,然後掛上去,附近幾個村落的鄉約會就能來撲買。與拍賣一樣,就看成本了。
在周夢臣看來,價格不高。但是對百姓來說,卻十分划算了。
有一句話說,就是莊稼人的力氣不值錢。
是的,大明鄉村有很多剩餘勞動力。但是這些剩餘勞動力,根本沒有出賣的渠道。能出外打短工的人都不多。因為西北窮啊。即便去外面打短工,也沒有那麼多人用啊。
不要以為除外打工這種事情,只有後世才有,其實在明清時代已經有了。不過一部分是進入城市當苦力,一部分就是在農忙時節,到底打短工。
而大同興盛起來之後,立即迎來河北山西一批人來打工,也是同樣的道理。
總體上來說,大明勞動力處於剩餘狀態。
力氣如果能賣錢,有不知道多少人能將自己的性命都賣掉。
總之,並不算多的銀兩。比如如果之前層層下撥的工程款,到了最底層還能有多少,真還不好說。而今卻足夠百姓滿意了。而且組織修建的工頭,都是本鄉本土的。
不管說,本鄉本土就沒有壞人了,但是一般同鄉都是要留幾分體面的,不敢將人往絕路里逼,說句不可客氣話,都是一個村的,真逼急了,晚上提著菜刀殺你家去了,你又能怎麼樣啊?
所以整體狀態與面貌,與之前官府營造,簡直是天壤之別。
讓周夢臣很滿意,他不知道鄉約會能維持多久,將來會不出出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最少現在執行得很好。周夢臣心中牢牢的加上一筆,準備觀察關中鄉約的推行情況,為將來總結經驗教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