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移關中填河套,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得是官場路線,在官場之上做得也都是實事。比如抵抗土蠻。總體上來說,做實事的人都比較實際,所以楊博成為晉商的總後臺,他並不排斥商業。

但是韓邦奇就不一來了。

首先是陝西與山西的不同,陝西氣氛比山西更保守,更不要說蒲州距離鹽池不遠,本來就是商業氛圍。

其次,就是韓邦奇走得路線與楊博截然不同,從韓邦奇的家產就知道,韓家絕對沒有怎麼參與商業行為,韓邦奇與他已經去世的弟弟,都是大學問家,也就證明了,韓家走的路子,是耕讀傳家。最注重學問。

一般這樣的人都是有潔癖的。看不起商人。他不親自說,他擔心張家兄弟,在韓邦奇面前都開不了口,除非張四維從北京回來,才有在韓邦奇面前開口的資格。

徐渭說道:“我明白。”

韓邦奇很快就來了。

周夢臣在陝西做事,很多事情都要與韓邦奇商議。只要能掙得韓邦奇的同意,下面的事情就容易辦了。如果不能掙得韓邦奇的同意,事情就不好辦了。

周夢臣見了韓邦奇委婉的將黃河銀行前因後果,與張家兄弟方案。說給韓邦奇聽。

誰知道,韓邦奇根本沒有對後者多問,而是對前者反覆詢問。讓周夢臣不得不不厭口舌的解釋。

最後,韓邦奇說道:“真是奇思妙想。有此銀行,將來關中賦稅如果能夠折銀,透過銀行運輸到京師,不知道省了多少費用,關中父老都是鬆一口氣了。”

大明賦稅很多時候運費是要比正賦還高。

將賦稅運送到朝廷指定的地點,成為了大明百姓一大難題,甚至有不少百姓一場押運賦稅,就是傾家蕩產之路。這已經是百姓沉重負擔。

如果能將賦稅也如異地存取銀子一樣方便。百姓負擔就會大大減輕。

周夢臣聽了,也佩服韓邦奇的敏銳,他說道:“其實,晚輩也有這個想法。不過,事情要一步步來,有些事情急不得。”

周夢臣自然是想過這些。

他不僅僅想過這些,還想過很多東西,比如個人單獨賬戶。比如軍餉透過銀行發放等等。但都只是想想而已。

因為周夢臣很明白,而今的銀行其實是服務於大商賈,大地主。總之就是有錢人的。尋常百姓根本不大可能登門。也不可能在銀行之中,有什麼業務。

銀行本身就是周夢臣對大明財政體系改革的一個開始。

將來這些都會一點一點地落實了。

韓邦奇說道:“只是我唯一擔心的是,這銀行如此重要的部門,怎麼能交託給商人,應該由戶部直轄才對。”

周夢臣只能解釋道:“朝廷一分錢也沒有,而今只能借重晉商了,而且朝廷太大,也不是任何事情都要朝廷來辦的。”

韓邦奇嘆息一聲,他估計僅僅接受了朝廷沒有錢這一條。

周夢臣也不糾結於這裡了,問道:“對於讓士紳從銀行借錢這一件事情,韓師叔怎麼看?”

韓邦奇的反應大出周夢臣預料之外,韓邦奇說道:“這是一件好事,我韓家莊就有幾十個人去了,很多人都只剩下孤兒寡母了,日子都過不下去了。”

“有這一筆錢在,我也能接濟一下家裡人。利息也不高,只有一兩個豐年就能還上了。”

周夢臣沒有想到,韓邦奇似乎不如周夢臣所想那樣,有了錢就會兼併土地。不過,周夢臣也試探了一下,周夢臣說道:“韓師叔,其實有一件事情我一直在擔心,而今如果士紳有了錢,會兼併土地。將自耕農趕盡殺絕,如此一來,國家損失最大,卻不知道師叔怎麼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奮鬥在大明

名劍山莊

凰後萬萬歲

夏蓮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