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二章 防疫難題,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四十二章
防疫難題
周夢臣並沒非沒有想過糾正這些。但是想了想,周夢臣最終沒有多說。原因有二,現在的實驗器具不能證明這些理論,周夢臣即便是說了,也是口說白話。可信度不足,甚至會被很多固有中醫理論支援著反駁。此其一也
周夢臣其實對各門學科之中,最放心的就是醫學。《大醫精誠》周夢臣每期都看,他分明感受到了醫學有一種自我更新能力,中醫是經驗科學。最重實際。所以,周夢臣覺得自己不用去管。在各種儀器的加持之下,與解剖學的進步之下,無數醫生都會更新自己的認知。
既然如此,周夢臣何必貿貿然進入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之中。
只是周夢臣聽了李時珍的話,頓時感到犯愁之極。
因為他無能為力。
的確,他貴為欽差大臣,總督三省。但是依然對很多事情,無能為力。因為周夢臣很清楚,大明朝廷看似統領一切,但實際上,在大明朝廷之外,有大量事情是朝廷管不了的。、
周夢臣的官銜只對官員有用,在此之外很多事情,都是他管不了的。更不要說,即便是下面三省官員,也未必一個個都奉公職守,老老實實聽上級命令。即便是聽了上級命令。他們執行力,也是很有問題的。
所以根本做不到防患於未然。
周夢臣說道:“開春爆發的瘟疫,規模有多大?”
李時珍說道:“你當為是神仙啊?這種事情我怎麼能說得準,很可能有一場的瘟疫,但也有可能消弭於無形之中,誰也說不清楚。但是想來,就是地震之中死人多的地方,瘟疫爆發的可能性大,死人少的地方,瘟疫爆發的可能性就小。”
李時珍說的,周夢臣都知道。不過,周夢臣也明白,瘟疫這事情,很多少時候是說不清楚的,即便是後世醫學那麼發達,也不能完全明白瘟疫是怎麼爆發與消失的,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周夢臣說道:“你帶了多少人?”
李時珍說道:“太醫三人,醫士幾十個,學徒二百餘人,很多都是你大同的學生。可以說,將惠民醫院一般都辦到這裡來了。”
周夢臣聽數量也算是不少了。
畢竟而今惠民醫院規模也不是很大的,醫生這東西,是不可能快速培養出來的。周夢臣推廣的醫學教育,也就是大同醫學院的畢業生,出來之後,也就是李時珍所謂的學徒,只能打下手,等他們真正能獨當一面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醫士。
醫士,其實是太醫院對郎中劃分的等級,總共分為三等。以此來確定待遇,要知道太醫院還是全國醫生的管理結構,還分配官派醫生在各地的職位。只不過,官方在各地的郎中,一般都很少,或者說並不是官方的郎中少,而是從人口比例上來說,醫生職業人口就太低了。
而官方郎中的數量又在總比例之中,數量不多。
就好像惠民醫院,說起來與官方有瓜葛,有很多太醫院的人在這裡坐診,但是與太醫院之間,又沒有什麼關係,畢竟惠民醫院的後臺是嘉靖。
李時珍僅僅是將太醫院的等級,拿來作為惠民醫院郎中等級而已。
在李時珍看來,理論純熟,根底淺薄,那就是學徒。大部分醫學生也就這標準,甚至還達不到。跟隨一個郎中,掌握醫學一科的內容。
不是現代醫學有分科,古代醫學也有。所謂醫道十三科而已。只是金瘡科與針灸兩科合併為外科,與方脈科,也就是內科,成為大明醫學最重要的兩科。
這十三科之中,通一科的乃是三等醫士,通兩科的為二等醫士,通三科的為三等醫士,之後就是醫師,醫師沒有要求通幾科,但是必須通內外兩科。
從這個角度來看,李時珍也是將降低都搬過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