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商稅之誤,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八十一章
商稅之誤
大明財政的問題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清楚。
周夢臣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不是給嘉靖聽大明財政制度現狀調查。畢竟嘉靖從來不是傻子。如果說嘉靖對大明的情況沒有全面地瞭解,這是真的。但是如果說嘉靖對大明現狀完全不瞭解的話,那就是笑話了。
須知這位皇帝一上臺就清除皇莊,在很多的地方清丈土地,甚至有些歷史學家都認為張居正的政策,在嘉靖前期改革之中都能看淵源。
只是人心易變,當年欲為聖君的皇帝,已經變成不想麻煩的皇帝了。
周夢臣要給嘉靖說的,就是能快速增加朝廷財富,又動靜小,而且最好在大同作為試點來做的事情。
這不與周夢臣一直思索的工商稅聯絡起來了。
周夢臣說道:“陛下,我大明賦稅年不過兩千六百多萬石。不可謂不多也。但是為什麼朝廷為什麼捉襟見肘,該因商稅不足。”
嘉靖聽了,有些疑惑說道:“商稅不足?”
周夢臣其實也知道,大明兩千六百萬石的田賦,不能說多。只是不能過問而已,無他,嘉靖初年的改革,也是動田賦的,其中有多少問題,為什麼嘉靖最後不推行下去了,這些事情周夢臣不去問也知道,其中肯定有很多困難與問題。嘉靖就是當事人,他比周夢臣更清楚其中到底有什麼事情。
所以,周夢臣直接略過田賦,直接說商稅。
周夢臣說道:“臣言之商稅。並不是朝廷之商稅。而今臣自己的劃分方法。士農工商,此乃四民。士人為朝廷效力,家中有土地依然要交稅,不單獨劃分。而共工匠除卻為朝廷服役之外,他們生產出來的東西,或者提供的服務,也是要用錢交易的。故而臣將工商合併為一。天下之稅,非農即商,非商即農。農稅就是田賦勞役,而商稅就是各種賦稅統一,比如鹽稅。門稅,鐵課,礦稅,塌稅。關稅等等。”
周夢臣也知道,他自己這個分法,其實不夠合理與客觀。比如鹽稅。與其說鹽稅是商稅。不說是人頭稅的屬性更多一些。
只是周夢臣也是為了讓嘉靖更好地理解。很多細節都忽略了。
嘉靖點點頭說道:“如此分法倒也新鮮。”
周夢臣說道;“大明商稅有多少?恐怕陛下也不清楚吧?”
嘉靖聽了,微微一愣。他知道大明田賦每年兩千六百萬石的定額。其中有四百多萬石運輸到京師之中,其餘的糧食要折銀,要麼留存。但是商稅到底有多少?嘉靖卻沒有關注過,無他這些賦稅科目既多,數量又少。很多賦稅又不是戶部掌管,分屬地方的有之,分屬各部的有之。
他只是記得,今年的鹽稅大概有一百萬兩出頭而已。
其他的賦稅到底有多少。他還真不知道,甚至有些賦稅的名目,也是從周夢臣這裡聽到的,之前根本沒有聽到。
周夢臣見嘉靖的表情如此,就繼續說了下去。說道:“臣其實也不知道具體數目,蓋因太多太雜,也太少了。但總數臣是有估計的。大概一二百萬兩之間。最多不過三百萬兩。”
嘉靖說道:“如此說來,也不少了。”
周夢臣說道:“陛下可知道,前宋的商稅數目有多少?”
嘉靖說道:“多少?”
周夢臣說道:“前宋賦稅最多的時候,大概在五六千萬貫上,其中有一半以上都不是田賦。”
嘉靖聽了,下意思說道:“五六千萬貫?其中一半?”
周夢臣說道:“正是。”
嘉靖陡然起身,臉色陰沉下來。心中暗道:“他們偷了朕的錢,偷了朕的錢。”
一貫銅錢,大概就是一兩銀子。
或許有人說了,一貫不就是一千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