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劍山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商稅之誤,奮鬥在大明,名劍山莊,藏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銅錢。之前不是說明代一兩換不了一千個銅錢。卻不知道宋代還有省陌這個花樣。也就是七百,或者八百,銅錢做一貫錢來算。總之古代在錢上的花樣,一點也不比現代人在金融上的花樣少。
只能大體估算宋代的一貫與明代一兩之間大體相當。
片刻之間,嘉靖就收斂了情緒,說道:“還請先生細言之。”
周夢臣說道:“其實這樣的結果。並不出乎意料。主要是我朝與前宋立國之初面對局面不一樣。前宋承五代之積弊。五代之時,為了養兵,簡直是無所不用其極。單單田賦一樣,雖草木亦為稅,即便家中有一顆棗樹與柿樹,也要按樹而徵。至於各種專賣,鹽,茶,鐵,酒,香料,明礬,等一一徵稅。至於商稅,天下變色場務,法網細密,商人不可逃。”
“即便有宋一代有說寬鬆,但是根底未變。”
“而本朝卻不一樣。本朝承太祖奉天安民,一掃騷腥,然大戰之後,百廢待興。太祖皇帝為政寬仁,與民休息。田賦每畝不過數升,而商稅不過三十稅一。此乃本朝遠勝於前宋之處。”
大明太祖皇帝不管對官僚如何狠毒,對士大夫如何不屑,但是他對百姓的愛戴,卻是實實在在的。甚至可以說,大明能延綿這麼多年,都是太祖遺德所在。如果真如文人士大夫說太祖如何不得民心,大明能延綿這麼多年。
後世什麼晉商,徽商,都發源於明朝。但是宋朝何曾有什麼強大的商人團體?兩者區分可見一斑。
只是嘉靖此刻想到卻不是周夢臣所能猜到的。嘉靖暗道:“太祖皇帝也真是的,弄得我而今好生尷尬。不知道該怎麼辦是好。”他想要效仿前宋,將什麼各種大宗貨物都專賣了。那時候他豈不是有錢了。
但是他也知道,有祖制在先。他真要這麼做的話,會在朝廷上弄出很大風波的。
周夢臣繼續說道:“當然了,朝廷商稅徵收不多。固然有稅率的原因,但還有其他原因,就是賦稅徵收是一件非常繁瑣的事情。比如一車江南的絲綢,從南方運輸到京師,按理說,最少徵三四次稅。但是真有可能一次也徵收不了,無他,運河上有多少官船運輸貨物,簡直是數不勝數。在加上下面的小吏,利慾薰心。只要給他一些錢,哪裡還記得朝廷賦稅之事。縱然是朝廷繳納了朝廷賦稅,也是沒有定數的。根本不能做嚴格的定額。朝廷定下一個賦稅額度,多則傷民,少則便宜了下面的貪官汙吏,臣記得有一個官員,在九江關上,僅僅用了半年,就徵收了朝廷的定額,結果他大開關市,分文不取了。”
“有些事情,臣不好說。比如鹽稅。大明何處不吃鹽?一年下來只有一百萬兩。臣-----”
周夢臣說到這裡微微一頓,也算是日常給嚴嵩上眼藥。因為他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鹽稅上的人都是嚴嵩的。畢竟嚴嵩怎麼可能放過這一大塊肥肉。不過,在周夢臣看來,鹽只有這麼一點賦稅也太不應該了。
如果周夢臣沒有記錯的話,鹽的價格應該在二十幾文一斤,大明四五億人,還有一些地方也用鹽,比如皮革的硝制,等一些地方也要用鹽。
這簡直是一個笑話。
嘉靖臉色不變,似乎沒有聽進去,說道:“周夢臣,不要廢話了。直接說說你的想法吧。你從來不會無的放矢的。既然你長篇大論說了這麼多,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說說,朕也聽聽你的高見。”
果然周夢臣瞭解嘉靖的同時,嘉靖也算是摸清了周夢臣。知道周夢臣說了這麼多事情,定然是有自己的解決辦法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